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13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性侵犯罪的历史是一个从财产到权利的演变过程,从性侵犯罪的沿革来看,刑法对于性自治权的保护呈上升趋势,侵犯性自治权犯罪的起刑点在不断降低。我国刑法在性侵犯罪中仍然存在对女性的歧视,这不符合国际公约的标准。当前,应当进一步降低性侵犯罪的入罪起点,将婚内强奸、疏忽性侵犯规定为犯罪,同时设立新的同意标准。  相似文献   
32.
女性在就业或职业生涯中遭遇性骚扰或性侵犯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许多女性为了保住自己现有工作,或者为了得到一份新工作,会不得已委曲求全。那么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到底应不应该大胆地站出来,去指认那些侵犯者呢,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躲则躲,或者是怕丢人而当做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呢?  相似文献   
33.
模糊理论是为了使研究问题更精确、更科学,并非陷入不可知论;而且是在近乎可以控制的模糊程度追求相对精确。根据模糊进行推理,可知在性犯罪案件中,有性犯罪前科或者性倾向这种品格证据的被告人更愿意犯罪,因而更可能犯下正在被审判的性侵犯罪行,这使得品格证据在性侵犯案件中具有了相当程度的相关性,从而为性侵犯案件取证难问题找到了一条出路。  相似文献   
34.
中国当代性法律批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探索改革有关性的法律的途径.在沃芬顿报告的影响下,许多性行为在世界上许多国家和社会中实现了非罪化.这一法律改革的最高境界就是福柯所反复论述过的:任何形式的性行为都不应当受到任何法律的惩罚.性立法不应依据道德的要求,而应依据当事人行为的社会后果及法律处罚对当事人所造成的后果.强奸和对儿童的性侵犯可以视同于伤害罪加以惩处.性或者属于道德的范畴,或者属于人们可以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的范畴.而法律不应当干涉道德范畴之内的事,更无权干涉人们自由选择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35.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印尼男子雷诺哈德·西纳加因在英国曼彻斯特市对48名男子实施强奸或性骚扰,受到英国警方共计159项性侵犯指控。在4次审判后,西纳加于2020年1月6日被英国法院判处30年监禁。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的说法,法官裁定西纳加被判终身监禁,至少服刑30年。印尼留学生变性侵恶魔据报道,西纳加是一名来自印尼的留学生。  相似文献   
36.
男性作为性侵犯受害者的相关法律问题不时的困扰着当代学者,而在清代通过深入分析司法实践中疑难案件,不断完善相关的律例条文,该问题已经得到了认真的思考和解答.清代法律视野中,只有男性是性侵害的加害者,而作为受害者的男性包括男子和幼童,且对于幼童有着更严格的保护.性侵害有强奸、轮奸、调戏等行为.以男子拒奸杀人例、男子被调戏羞忿自尽例等律例条文和相关案例为切入点,男性性侵犯受害者在清代的法律保护以及不可回避的清代男同性恋等社会现象值得分析.  相似文献   
37.
“同性强奸”遭遇法律空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红敏 《检察风云》2011,(15):56-57
15岁男孩遭到性侵害 今年15岁的李方(化名),本是一个快乐活泼的阳光男孩,自从他遭到一个持刀男子的性侵犯后,变得精神恍惚。  相似文献   
38.
椿桦 《政府法制》2011,(18):30-30
防范性侵以及由此带来的伤害,是女同胞的一大旷世难题。最近,华中师大性学副教授彭晓辉似乎在这方面取得了研究成果,他在南京师大的一次性学讲座中,语惊四座地提出,"遭遇性侵犯女性应主动递上避孕套",  相似文献   
39.
代山 《人民政坛》2013,(7):41-41
美国1996年5月17日,克林顿总统签署的《梅根法案》规定,为避免有犯罪前科者出狱后继续危害社会,警方会录取强奸犯的指纹、气味和DNA等资料,并永远存档保留。强奸犯出狱后,他所在社区的警方还会将其照片、住址、外貌特征等个人信息放到网上以供读取,提醒公众留意防范。2004年,《梅根法案》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性侵儿童的罪犯,假释期间须佩戴手腕警告标志与电子追踪器。若一个人曾经犯案两次以上,出狱后还必须每3个月  相似文献   
40.
从香港、新加坡、上海[卢铁荣、蔡绍基、苏颂兴(2005)]的很多真实个案可见,个案不难发现一些共通领域,包括与家人的关系、家庭管教、学业表现、友情交往和犯罪的机会等因素均与犯罪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了解青少年犯罪的原因,犯罪学者甚少提及情绪与心理的因素。本文会藉著列出一些在香港的临床体验以及对台湾犯罪与情绪的研究参考,分析青少年盗窃与性侵犯的犯罪个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