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5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治国方略,同时也是解决当前面临困难和矛盾的总方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方位的,包括行政法治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2.
廖义军 《湖湘论坛》2006,19(5):21-22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最早提出并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思想的领导人。他的这一思想是在总结其他国家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基础上,立足我国工业与农业关系的实际提出来的。这一思想萌芽于国民经济恢复期,形成于国民经济调整期,坚持于“文革”中,对今天的农业乃至国民经济发展仍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学习导报》2010,(1):59-59
毛泽东使用私人印章,目前能见到的较旱的资料,是1936年7月15日,他在签署派代表去国统区协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的介绍信上加印的“毛泽柬印”朱文。次年7月13日,即全面抗战爆发后6天,毛泽东就对日作战总方针题词,又一次使用那枚同样的印章,庄严地盖上他的大名。  相似文献   
14.
徐勇 《湖湘论坛》2004,17(6):95-95
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步伐 ,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中心任务 ,也是新闻媒体经常报道的主题 ,检验一个媒体导向是否正确 ,是否跟党保持一致的重要方面。因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概念已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 ,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热点。经济报道适应这个主题和热点展开 ,要千方百计推动、促进这个总方针、总盘子的实现。如何扩大经济报道的深度和广度 ,提高经济新闻的质量 ,发挥经济新闻特有的直接为社会服务 ,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的功能 ,是我们新闻媒体需要经常研究的…  相似文献   
15.
张复明 《前进》2011,(8):12-12
理论的源泉是实践,发展的依据是实践,检验的标准也是实践。一年来我省的成功实践,雄辩地证明了省委提出的"转型跨越战略"是山西践行科学发展的总方针,是山西走出资源优势陷阱、摆脱资源诅咒、再铸三晋辉煌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使用私人印章,目前能见到的较早的资料,是1936年7月15日,他在签署派代表去国统区协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事宜的介绍信上加印的毛印朱文。次年7月13日,即全面抗战爆发后6天,毛泽东就对日作战总方针  相似文献   
17.
《政策》2005,(7):1-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战略思想和重要的治国方略,也是解决我们当前面临困难和矛盾的总方针。我们应该很好地学习这一方针,正确认识当前的社会和谐形势,把解决好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放在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从国情和实际出发,不刮风、不攀比、不急于求成,不提脱离实际的口号,扎扎实实地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八七会议总方针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八七会议通过的历史文献中,没有“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这一概括,也没有笼统提出反对国民党,而是明确提出了继续与国民党左派联合,打左派国民党的旗帜,以武装起义反对汪、蒋之流所谓的国民党中央。现今关于八七会议总方针的各种表述,实际上是中共八七会议和九·一九会议两次会议决策的综合表述  相似文献   
19.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于8月7日召开中央紧急会议,正确制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从此,全国各地群雄奋起,爆发了上百次武装起义,到1930年春形成了星火燎原之势,不仅标示着土地革命战争的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为党的建设总的指导方针,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和新举措。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方针、总要求和总目标,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新部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