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43篇
  免费   399篇
  国内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50篇
工人农民   36篇
世界政治   621篇
外交国际关系   60篇
法律   16288篇
中国共产党   1114篇
中国政治   3738篇
政治理论   555篇
综合类   3586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312篇
  2022年   260篇
  2021年   436篇
  2020年   514篇
  2019年   284篇
  2018年   82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382篇
  2015年   863篇
  2014年   2242篇
  2013年   1922篇
  2012年   2242篇
  2011年   2477篇
  2010年   2039篇
  2009年   2022篇
  2008年   1881篇
  2007年   1576篇
  2006年   1318篇
  2005年   1040篇
  2004年   903篇
  2003年   830篇
  2002年   863篇
  2001年   549篇
  2000年   452篇
  1999年   92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通过对我国港澳台地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立法现状和司法适用进行梳理,认为港澳台地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各具特色兼有不足。大陆地区已于2011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法律适用法》,但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立法仍不完善。可以借鉴港澳台地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经验,将名称统一为公共秩序,明确公共秩序的内涵和限制其适用范围,区分国际公共秩序和区际公共秩序,选择“客观说”作为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适用标准,在排除外国法或外域法适用后首选与纠纷有最密切联系地的法律,然后再考虑我国大陆地区的本地法。  相似文献   
992.
司法终局性强调司法机关对纠纷作出判断后,裁判应具有稳定性和权威性,不能任意启动。而在我国民事司法实践中,有些案件当事人反复申请再审的现象普遍存在,这是导致终审不终、司法公信力不足的原因之一。当事人申请再审与司法终局性在理念上、制度上、价值实现上存在冲突,应对民事诉讼当事人申请再审次数规定予以重构,以更好地发挥再审程序的功能,实现司法终局和权威。  相似文献   
993.
正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对违约风险进行充分预估,并通过协商一致确定双方认可的违约金数额,以便在违约情形发生时,利用简便快捷的支付违约金方式弥补损失,这是私法领域契约自由精神的体现,也是理性经济人的明智之举。而违约金的司法干预,是为  相似文献   
994.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已成为改革"深水区"的必然选择,并承担着重要的时代使命。因此,构筑良法制度体系并确立宪法权威、塑造符合时代要求的法治价值观、全面打造法治政府、构建独立公正的司法体制机制、培育符合法治建设要求的公民文化,也就成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战略支点。  相似文献   
995.
法院对干预司法的涉案材料允许接收、转交、批办的习惯做法,实际上为干预司法提供了制度通道,法院内部已有的登记备案制基本上流于形式。我们应换一种全新的思路从根本上加以改革,就是在合议庭、承办法官与干预司法的涉案材料之间建立信息隔离即防火墙制度,只要不是通过法定程序由当事人、律师、证人、公诉机关或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材料,合议庭、承办法官一律不得接收。  相似文献   
996.
2010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开发开放20周年。20年间,在这块黄浦江东岸的土地上,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变,一系列“率先”、“第一”,让世界备感惊奇:环球金融中心的高度、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洋山深水港的深度等,业已成为举世瞩目的“上海现代化建设的缩影”和“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  相似文献   
997.
本刊讯2010年12月14日,上海市卢湾区人民法院与上海市法学会共同举办了题为"构建精细化管理机制,有力提升审判质效"的第八期司法实务与司法管理论坛。上海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副会长李继斌,华东政法大学副校长叶青,  相似文献   
998.
茅仲华 《中国审判》2011,(12):90-91
近期,最高人民法院王胜俊院长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再学习再教育电视电话会议上指出:“能动司法要求人民法院把各项工作自觉纳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充分发挥人民法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  相似文献   
999.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14):10-13
老祖宗造字很有意思,“谐”者,“皆言”也,就是让大家都能说话。在审理案件的法庭上,如果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就会和谐。法庭本应是控辩双方激烈交锋的舞台,法官处于居中裁判的地位,应扮演消极中立的角色。只需要依法推进庭审的程序进行即可,不该与控辩任何一方发生激烈冲突。而近年来越来越激烈的审辩冲突,其实反映了中国司法实践的深层次矛盾。王刚案,是一只麻雀。解剖这只麻雀。是为了探究庭审冲突的根源。王刚案。是一面镜子。正面是庭审冲突。背面是司法伦理。王刚案,也应成为一个路标。既连接着过去。又指向了未来。本期聚焦关键词:审辩和谐  相似文献   
1000.
南方朔 《南风窗》2011,(2):99-99
近年来,台湾许多媒体都做过历任领导人的评价调查,毫无例外的乃是蒋经国都排第一,而像我这一代,就可算是"蒋经国代",我们亲眼看着他让落后的台湾脱胎换骨,直到他逝世。我还有幸蒙他两次召见鼓励。我对他印象最深刻的,乃是他那种非常东方式的"立木为信"的领导风格。他1972年6月1日出任行政院长,当时台湾的年青一代对政治很不满意。而他上任之初就以反贪和政治风气的端正为重点。他反贪的第一个对象就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