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4篇
  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246篇
中国共产党   16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9篇
综合类   1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78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程序运用的过程中,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方式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并达成协议以后,国家专门机关不再继续追诉程序,或者对其做出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式。由于是一种新兴的刑事解决问题机制,对其使用的优点与缺点有待分析。本文正是从实际适用的角度分析其利与弊。  相似文献   
252.
限制死刑适用的重要酌定量刑情节之一是取得被害方谅解。考查这一酌定量刑情节的理论依据是刑法的谦抑性与恢复性司法理念。实现被害方谅解这一酌定量刑情节的法定化是限制死刑适用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建立被害方谅解典型案例指导制度是限制死刑适用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253.
传统刑罚理念应对新型犯罪存在缺陷。针对环境犯罪,在传统的报应和矫治模式之外,应兼采赔偿式、修复式正义模式来作为保护环境的手段,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功效。建议设置责令补救、限期治理等非刑罚处置措施,以弥补已有的刑罚方法在遏制环境犯罪后果持续危害方面的不足,以收标本兼治之效。针对环境犯罪,加害者与被害者可透过协商机制达成损害赔偿及关系的修复,使环境刑罚对犯罪行为的处理及反应更具灵活性和弹性,并促使行为人改过迁善,达到犯罪预防之功能及刑罚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254.
论悔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被告人的悔罪表现是法院量刑时需要考虑的情节。悔罪的道德来源在于人的内疚感,最终源自人的良心。传统的刑罚目的论不能为刑法鼓励悔罪提供正当性证明,宽恕悔罪者的根据在于恢复性正义。悔罪包括强制性悔罪与自愿性悔罪。悔罪是一种话语,其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当然,悔罪有道德局限,有被犯罪人滥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255.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刑法修正案(八),其中明确规定对判处管制、缓刑及裁定假释的罪犯依法进行社区矫正.由于我国的社区矫正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在实践中仍然会面临诸多问题.恢复性司法理念作为当今世界流行的司法观念对理顺我国社区矫正中刑法、刑事诉讼法与社区矫正相关规定之间的关系,解决社区矫正机构及人员配备上存在的不足以及对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监督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6.
现行刑事司法控制犯罪无能为力的现状促使人们把目光投向恢复性司法,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借鉴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对社区矫正的决定和执行制度上做出了很多创新,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重视社区、重视特殊预防、坚持以人为本等特性决定了恢复性司法理念引入社区矫正的可能性。恢复性司法关注被害人、社会和谐的重构及多元主体参与协商沟通,而我国目前的社区矫正仍然是围绕着罪犯矫正。在我国的社区矫正实施过程中,应当完善措施,更加注重被害人、社区和罪犯合法权益的维护,尤其是流动矫正对象的权益的维护和发展。  相似文献   
257.
王琳 《法制与社会》2013,(10):122+126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检察机关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积极举措,在保护被害人权益,使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回归社会,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理论上,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都应有刑事和解的实现空间。在审查逮捕阶段引入刑事和解制度既具有理论依据又具有现实意义,但检察机关在审查逮捕阶段的刑事和解中不宜作为和解的主持者,而应以监督者和审查者的身份参与到刑事和解中。同时文章还对审查逮捕阶段适用刑事和解的具体程序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258.
刑事和解制度作为一种体现恢复性司法理念的合作性司法模式,在未来有望成为对传统对抗性司法模式的有力补充,但这项制度要想在检察工作中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就必须立足于检察工作实践。本文以实证和衔接理念为逻辑起点,从刑事和解案件的选择、参与人与主持人、运行程序、效力的落实、对加害人的吸纳五个方面尝试构建符合检察工作实际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259.
缓起诉制度起源于起诉便宜主义的理念,反映了刑事追诉理念从"报复刑"向"目的刑"的转变。文章对我国台湾地区缓起诉制度的内容、特点、法律效力、撤销与救济以及该制度存在的价值意义与不足进行了分析,并将我国大陆修改后刑诉法中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与我国台湾地区缓起诉制度进行分析对比,为进一步完善与推行我国大陆地区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60.
"赔钱减刑"是目前有些法院采用的一项刑事政策.如果被告人能够赔偿被害人所遭受的经济损失,法官会将此作为一个酌定情节从轻判处."赔钱减刑"的法律依据是法官的酌定量刑裁量权以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尽管"赔钱减刑"引起广泛争议,但从构建和谐社会、恢复社会整体公正和恢复性司法角度看,"赔钱减刑"是在国家补偿法缺失的现实条件下,为解决实践中刑事附带民事执行落空、恢复被害人经济利益所进行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