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4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3篇
法律   47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83篇
政治理论   12篇
综合类   97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政策速递     
《公民导刊》2006,(12):57-57,58
卫生部 首次献血带近期照片;商务部 冒用“绿标”罚3万;信息产业部 恶意抢注互联网域名将被叫停;劳动保障部 城镇登记失业率将控制在5%以内;国土部 将实行世界上最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02.
“恶意欠薪”何以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如果我们重新审视一下拖欠民工工资的行为性质和适用法律方面的问题,就可以发现:在惯性思维的影响下,我们一直是把拖欠民工工资问题当成劳务纠纷来处理的,没有注意到其中一些拖欠民工工资行为性质的转化,民工缺少刑法保护与承包人抗衡,其结果只会使一些“恶意欠薪”的承包人有恃无恐。因此,本文将运用刑法的有关理论重新审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3.
本文以中科系案件为例,介绍了操纵股票价格的主要手段和条件,研究了操纵股票交易行为涉嫌犯罪的种类,对此类案件的侦查及证据收集程序,分析了恶意操纵和违规操作的区别.  相似文献   
104.
《人权》2002,(2):26-30
3月8日,中国人权研究会在北京举行座谈会,来自各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的10多位人权专家和学者,用大量的事实批驳美国国务院3月4日发表的《2001年国别人权报告》对中国人权状况的恶意歪曲和攻击。现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5.
谢丹 《法制与社会》2012,(21):114-116
近年来,随着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成果的不断涌现,公民的法律意识正日益形成.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双刃剑,法律作为人民权利卫士的同时,也被当做肆意侵犯人民权益的工具.本论文旨在通过对民事诉讼领域中恶意诉讼问题的相关理论研究,指出在该领域存在着的诉权滥用问题,并试从恶意民事诉讼的概念、成因、危害中探究防治恶意民事诉讼方法.  相似文献   
106.
诉调对接的机制与功能分流导诉——优先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诉调对接机制以分流导诉为前置,优先引导当事人选择诉前调解。基层法院通过详细调研和经验总结,预先设定了适宜分流进入诉前调解程序的纠纷类型。适宜以调解解决的纠纷应具有以下特点之一:多发性;私人性但同时  相似文献   
107.
备受关注的"iPad商标权属纠纷"案随着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法槌落下而有了初步结果。虽然苹果公司已经提出上诉,案件的最终命运也有待审判,但是无论如何该案都将会成为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该案焦点集中在两个协议上面:一个是台湾唯冠公司与英国IP公司签订的商标转让协议;另一个是英国IP公司与苹果公司签订的权利转让协议。在上述第一个协议中,商标转让协议的当事人是台湾唯冠公司和英国IP公司。深圳唯冠公司不是该商标转让协议的当事人,自然就没有义务履行该协议。虽然深圳唯冠公司和台湾唯冠公司具有关联关系,但是两者分别是独立的  相似文献   
108.
诉讼是人类文明解决纠纷的一种方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当事人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也可能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成为其进行虚假诉讼、侵害他人和社会利益的工具.目前,我国法律并没有关于恶意诉讼行为的专门而明确的规定.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亦未对其作出明确的规定.恶意离婚诉讼行为的发生,固然有实体法上规定不够完善之处,但本文认为恶意离婚诉讼行为要更多靠程序法的完善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109.
恶意举报在群众举报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本文在分析探讨了恶意举报类别、危害性、存在的原因基础上,建议完善法律责任制度,给举报者设定责任义务,建立奖惩激励制度,加大宣传力度,改善执法方式,从而减少恶意举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0.
在侵害商业秘密案件中,划定第三人的合法行为与非法行为界限时,尤其是认定善意第三人的法律责任,应当综合考虑并适当平衡商业秘密法律保护的有关目标。美国《侵权法重述》《统一商业秘密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重述》都明确规定恶意第三人需要承担责任,但善意第三人则不尽相同。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只规定恶意第三人需要承担责任,未明确善意第三人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因此建议规定善意第三人在特定情形下可以进行不侵权抗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