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253篇
中国共产党   560篇
中国政治   825篇
政治理论   296篇
综合类   4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当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必须认真分析原因 ,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减少未成年人失足的悲剧 ,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7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已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变化,高校的各项改革已全面展开。这些变革对大学生的观念、思想和行为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从而给高校的德育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作为高校的教育和管理工作者,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并就如何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73.
作为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医学生的职业素养直接关系到未来医学事业的水平与质量,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影响因素。《大学语文》课程在医学生的教育中,除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方面的能力,还肩负着培养医学生医德医风的重要任务。文中以医学生职业精神的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阐述了大学语文教学对培养医学生职业精神的重要作用,以期为高校大学语文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974.
汪苏 《湖北社会科学》2007,(12):141-142
林清玄的散文创作突现出三种主要情感取向,即从少年情怀到生态意识,从母性眷恋到乡土寻根,从远离污浊到禅思意向。一方面由诗意的情感创造进向深切的文化沉思,一方面又由情感转向禅思而引起艺术审美的淡化,有得也有失。林清玄的创作面临一个如何突破创作思维定势而寻求自我超越的问题。  相似文献   
975.
高薪 《探索与争鸣》2022,(8):166-176+180
近年来,中国艺术史实践在新艺术史思潮的带动下,通过对原境重构和阐释的重视焕发出巨大活力。其对艺术作品的空间和现场意义的重构激活了各项思想资源,促进了学术整合,有助于恢复中国艺术作品所承载的文化意义与历史记忆。但是,艺术史学科在迎来丰厚契机的同时,也面临着其他历史学科对其学科方法和学科边界的质询和挑战:艺术史学科所要处理的对象与一般历史文献有何不同,如何应对“艺术”和“历史”的张力等。带着这些问题,艺术史研究应走向一条充分重视艺术作品的物质—技术属性及其带来的情感效果,并不断重返现象的路径。  相似文献   
976.
罪犯感情势能的形成和积累,给罪犯带来各种各样的情感困扰,使罪犯产生心理问题,不仅对罪犯自身的服刑改造产生影响作用,而且对罪犯的身心健康也有着极大的影响作用。因此,防止罪犯感情势能在罪犯体内形成和积累,让罪犯学会及时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使心理恢复平衡,把握宣泄不良情绪、情感的方法,有效地、科学地把消极情感"零存整取"地排解出去,是保持罪犯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77.
21世纪以来,在全球化进程和反全球化运动的博弈中,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面临着多重身份认同、跨国沟通网络和群体情绪/情感等问题带来的新型挑战。多样的身份认同危机会导致国家处于本体不安全状态,出于维系“社会性存在”的目的,国家会启动情绪/情感性自我保护机制,呈现以“焦虑感”为特征的“非理性行为”,可能带来国家间的安全对抗和冲突。获取国家本体安全取决于国家自传式叙事的连续性与“自我—他者”信任关系协调机制两条路径的均衡发展。在百年大变局下,“何为中国”的自传式叙事正由“内向型”的国家主体性向“外向型”的国际能动性身份转变。新时代中国国家身份转型和国家本体安全的获得,一方面,取决于在中国共产党统一领导下,成功建构国内社会和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新型负责任大国叙事体系;另一方面,有赖于重塑和调适中国与西方大国和国际社会的“竞合型”与“和合型”两类信任关系,其调适结果不仅是实现“自我—他者”良性互动的前提,也是决定中国国家安全和国际安全生态的关键。  相似文献   
978.
2020年之后,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将实现全部脱贫,我们即将步入"后脱贫攻坚时代",相对贫困将成为贫困治理的核心.但当下社会工作介入脱贫攻坚更多地在于理性治理,聚焦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公正的维护,面对相对贫困中"情感"维度的问题已经难以应对.故此,后脱贫攻坚时代需要一种社会工作的情感逻辑.在情感治理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相...  相似文献   
979.
常文驹,《移居上海》的首席代表,一位在上海忙于联谊台商的出版人。在上海可选择的行业不可胜数,本来与文化事业不沾边的常文驹,为什么  相似文献   
980.
唐桂丽 《理论月刊》2007,(3):145-147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与对人文素质的理解密切相关,人对自身的认识是动态的、发展的,这就赋予了人文素质以当代性。在当代社会,随着人越来越向生命或生存意义上的人转型,人文素质的结构重心也会向生命和生存方面偏转。这样,人的身体素质、情感素质和创造性素质在当代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