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11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72篇
外交国际关系   32篇
法律   253篇
中国共产党   560篇
中国政治   825篇
政治理论   296篇
综合类   4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5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61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68篇
  2012年   216篇
  2011年   232篇
  2010年   203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16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石勇 《台湾研究》2022,(6):23-31
情感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特别的意义,情绪、情感也一直是大陆涉台研究与对台工作实践的一个重要考量。情感因素对两岸互涉对方之政策、台湾同胞的国家认同与身份认同以及两岸关系张弛变化有重要的影响。大陆涉台研究与对台工作实践应继续关注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密切追踪岛内社会民心发展动向,积极了解台湾同胞的利益与情感需求,正确认识两岸之间的情感与价值冲突,不断加强和完善涉台舆情预警与危机处理机制,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融合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  相似文献   
982.
发挥革命历史记忆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其核心在于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阐释,旨在推动当下人民群众对于革命历史的感同身受,并愿意将革命历史中的精神财富和实践智慧自觉运用于今天的爱国主义行动中。既有革命历史阐释往往尊崇知识性取向的逻辑径路,注重解释革命历史发展过程以及揭示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正当性,这是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价值阐释的基础,但其凸显的“他者记忆”倾向不利于时空转换背景下个体对革命历史记忆价值的“切身性”理解,也不利于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主义价值的整全性阐发。而从个体生命生存的共通性视角进行阐释,实现革命历史与当代生活的文化共通和情感勾连,有助于拓展革命历史记忆爱国主义价值的阐释路径,形成对革命历史记忆中爱国行为和思想的新时代接续,这在整全性和公共性的意蕴上深化了革命历史记忆的爱国主义价值阐释。  相似文献   
983.
常文驹,《移居上海》的首席代表,一位在上海忙于联谊台商的出版人。在上海可选择的行业不可胜数,本来与文化事业不沾边的常文驹,为什么  相似文献   
984.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应遵循教育性、全体性、差异性、立体性、保密性等基本原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遵循情感心理过程的规律,注意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有意识地加以情感渗透,进行情通理顺、顺情入理的教育。  相似文献   
985.
唐桂丽 《理论月刊》2007,(3):145-147
人文素质的培养教育与对人文素质的理解密切相关,人对自身的认识是动态的、发展的,这就赋予了人文素质以当代性。在当代社会,随着人越来越向生命或生存意义上的人转型,人文素质的结构重心也会向生命和生存方面偏转。这样,人的身体素质、情感素质和创造性素质在当代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86.
曾卓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9(11):103-104,111
英语听力水平较难得到提高一直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从非知识性障碍这一方面分析了造成学生听力理解困难的原因,然后提出了改进听力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听力障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87.
生态文明建设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一种实践活动,民众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真正主体,因而必须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生态文明建设的民众共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经达成的民众共识,另一类是尚未达成的民众共识。其中,具有逻辑关联性的政治共识、情感共识、价值共识是第一类的具体表现;制约民众共识形成的理论共识、制度共识、区域共识是第二类的具体表现。国家必须及时发现和科学引导民众共识,让生态文明建设和民众共识尽早形成内在契合,进而不断巩固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成果,最终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988.
知道散文集《心灵的北斗》就要出版了,我从心里高兴,迫不及待地翻开书稿,一篇一篇地读着,感动着,心里就像湖水一样荡漾开了涟漪.散文集《心灵的北斗》是对盲人文学创作的一次巡礼,它描绘了一幅幅至真至美的画卷. 书中的55篇散文凝结着55位盲人作者对生活深挚的情感,对文学的热爱和追求.这是一本特殊的散文集,说它特殊,是因为它全都是盲人创作的,说它特殊,是因为很多原文都是用盲文写就的.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这些文字都是在黑暗中写的,而不是在明亮的灯下.我想,这不是一本普通的散文集,这一篇篇文字就像一束束心灵的烛光,在黑暗中探照着前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989.
当下的生态德育在塑造生态价值观问题上面临着根深蒂固的人类中心主义的阻碍,生态文学在塑造读者(受教育者)的生态价值观方面显出自身的学科优势。首先,它不注重抽象的绝对真理,而是通过具体的道德情境来启发读者。其次,它不向读者灌输单一的价值观,而是通过不同话语体系的碰撞与交流让读者自行辨明真理。最后,它不通过理性来说服读者,而是通过情感来感化读者。在塑造生态价值观问题上的比较优势使得生态文学具有强烈的生态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990.
理性主义伦理学强调理性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为其提供了坚实的心理学依据。情感主义伦理学突出情感的动机力量,而当前的道德情绪研究能够对此充分证实。道德情绪指的是在对自己或他人进行道德评价时产生的一种复合情绪,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产生和改变。自豪、内疚、移情和钦佩等道德情绪不仅能够激发个体的亲社会行为,而且与反社会行为呈显著负相关。羞耻和愤怒等道德情绪容易引发个体的不良行为或反社会行为。今后的道德情绪研究应注重探究文化在道德情绪中的作用、道德情绪的认知神经机制、集体道德情绪、道德情绪的实践应用和哲学思考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