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6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23篇
中国共产党   90篇
中国政治   110篇
政治理论   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樊芒 《台声》2003,(1):54-54
2002年12月22日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欢聚一堂》特别节目———《两岸情缘》征文颁奖晚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全国政协副主席万国权、国家广电总局、国务院台办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及各界来宾300多人出席了颁奖晚会。来自海峡两岸的11位征文获奖作者代表在晚会上领了奖。今年3月至6月,中央电台对台广播中心为筹备“第五届台湾听众联谊会”遴选听众代表,在广播节目中开展了题为《两岸情缘》的征文活动。这次活动得到了海峡两岸听众的热烈响应,短短3个月,便收到来自台湾各界人士和祖国…  相似文献   
52.
在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刊物中,我钟爱《中国残疾人》。我不知道《中国残疾人》创刊的具体日期,但是,她和我相逢相伴已有十七个春秋了。 最早看到《中国残疾人》,是在1991年的春天。那是我出外矫治残腿时,在火车上看到的。我当时就被他丰富多彩的栏目、新颖实用的内容所吸引,仿佛是走进了一个新天地。  相似文献   
53.
出了虎山车站,便是江山市区颇为繁华的解放路。人力车车主王玉珍是个健谈的女子,记者提起台湾,她便打开了话匣子。  相似文献   
54.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生死结良缘:他俩就是因为5·12大地震被困在废墟下的时候,患难与共,在生死未卜之时,许下了厮守一生的诺言:如果能活出去,一定真心相爱厮守一生……这是一个感人肺腑的真实故事,这是一个催人泪下的美丽传奇。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北川县城。  相似文献   
55.
2012年年初的一个偶然机会,我从网上阅读到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机关刊物《法治与社会》,特别是其中争鸣栏目(辩论大厅)对人大工作中相关问题的争论和探讨,使我眼前一亮。本来对人大理论研究就有兴趣的我,从此与争鸣栏目结下了不解情缘。《法治与社会》成了我的良师益友,争鸣栏目引领我在人大理论的海洋中思考、探索。  相似文献   
56.
何林 《党课参考》2020,(7):124-125
时光如梭,岁月如水。捧着时间的沙漏,慨叹岁月流逝。蓦然回首,发现和《党课参考》已经结缘多年。回望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真可谓百般滋味尽皆涌上心头。依稀记得,第一次知晓《党课参考》时,我还是入党积极分子。当时我正在读大二,老师拿来一本《党课参考》给我们上党课。课后,老师给我们介绍了这本刊物,让大家去图书馆借阅。也正是那时,我结识了《党课参考》。  相似文献   
57.
福建土楼遍布福建全省,总数达数万座。2008年7月7日,以南靖土楼(田螺坑土楼群,河坑土楼群,怀远楼,和贵楼)、永定客家土楼(初溪土楼群,洪坑土楼群,高北土楼群,衍香楼,振福楼)、华安土楼(大地土楼群)为代表的福建土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福建省继武夷山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文化成果和我国第36个世界遗产,是闽南人和客家人共同拥有唯一一项世界级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58.
祖远 《党史纵横》2011,(11):26-28
九一八事变使邹韬奋受到强烈的刺激,在共产党员胡愈之等人的帮助下,他很快走上抗日救亡的道路,并靠近了我党。《生活》周刊从此办得有声有色,发行数量达十多万份。当时,邹韬奋的言论在青年中影响极大。1932年7月,他又创办了生活分店,出版大量进步的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书籍,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内重要的进步文化阵地,许多共产党员为这个...  相似文献   
59.
冯瑛 《湘潮》2012,(10):24-27
毛泽东一生倡导体育锻炼,早在青年时期,他曾采用冷水浴、日光浴、风雨浴、游泳、登山、长途跋涉等多种体育形式锻炼自己。对于体育运动,毛泽东不仅把其作为锻炼身体的好方法,而且视其为磨炼意志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60.
砚边弄墨一生缘, 翰下舞文半坐禅。 望岳书丹天地外, 妙联岱顶贡神仙。 一首小诗引出仲亭公与泰山之情缘,然非先生刻意而为之也。书法家者,写摹临帖、书丹创作是为常态,其佳作成品故多有之,或收于友人,或藏于馆阁,或流于市行,或布于陈列。或应公私别求,或自抒情创作,一旦离开书案,多非作者可能左右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