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28篇
工人农民   93篇
世界政治   12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0篇
法律   270篇
中国共产党   697篇
中国政治   864篇
政治理论   152篇
综合类   1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677篇
  2013年   135篇
  2012年   128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49篇
  2009年   130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班积辉 《当代贵州》2012,(34):32-33
有爱就有希望,不怕山高水长,有爱就有希望,不怕风雨阻挡……”3年来,孙方红唱着这首歌,走遍了贵州省罗甸、威宁、纳雍、望谟等地最偏远的山村,用一个支教志愿者的执着,为山里孩子带去希望。  相似文献   
222.
袁浩 《同舟共进》2012,(9):35-36
上世纪80年代末,自贡灯展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邓小平在船上观看,一旁采访的四川电视台记者郑兴光也是广安人,他问小平:“这么多年,就没想过回乡看看吗?”小平摇头说:我怕。其实小平是想回家的。据《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介绍:“我们姊妹几个都很想回家乡看看,可他就是不让。后来父亲告诉我,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地方。”1986年,小平同志在成都与阔别67载的幺舅淡以兴相见时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儿时的美好回忆仅成记忆了。”  相似文献   
223.
命运不碰壁     
张瑞芝  李田田 《学理论》2009,(15):272-272
世间上,不得志的人多于得志的人,不如意的事也多于如意的事,那么,这些多数不得意的人,必有一个“为什么”的疑问。因此就有“我”与我的“命运”两个对立的观念产生,可以说人类自有历史以来,就承认有命运这回事了。  相似文献   
224.
杨汇泉 《湘潮》2010,(6):30-32
<正>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多世纪,那遥远的往事,却常常游弋在我的脑海里。1949年2月25日,在欢送人群拥满街头和震天的锣鼓声中,我告别了故乡恩县(20世纪50年代撤销并入平原等县),与县里100多名干部一道,踏上南下征途。回首这段峥嵘岁月,自己虽是普通一小兵,却也亲历了"百万雄师过大江"这一伟大历史性的大进军,目睹了"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一伟大历史性的大转折。  相似文献   
225.
在冯契那里,人的本质的发展内在地包含四个方面:自在之物向为我之物的转化:本然界向事实界、可能界、价值界之间的转化;真、善、美的统一和发展;自由的发展和实现.它们共同体现了基于实践的本体论、认识论的统一基础上的本质和存在辩证的综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226.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儿时第一次听过,就被那辽阔苍茫的氛围笼罩了。长久以来,《敕勒歌》像一曲蒙古长调,总在我心底悠扬地唱着,那么亲切又那么遥远,那么清晰又那么模糊……大草原,我魂牵梦萦的地方,我是和你有个约定吗?  相似文献   
227.
幸福观是斯宾诺莎全部哲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他主张正当、合理地追求财富、荣誉和感官快乐,并视之为自我保存的基本手段。在此基础上,人们通过理性追寻永恒的必然性,使心灵与自然融合一致,以求对必然性的认知,达到圆满的人生境界,即是幸福。  相似文献   
228.
他说:“我是你心灵上的一颗树,你就是邪树上的一朵花”。那树是怎样的一颗树?它是怎佯生长起来的?邪花是怎样的一朵花?那花是美丽的还是快乐的?记得我的家乡有许多老核桃树,是本家的几位爷爷栽种的,从一棵小树苗,历经一百多年,现在邪树高高大大的,枝枝杈杈蓬蓬杂杂地伸展着,  相似文献   
229.
百味书屋     
《台声》2005,(7):82-83
《白色巨塔》作者:(日)山崎丰子《白色巨塔》像是一部奇迹之作,1963年出版,畅销日本40余年,热卖超过550万册,是名列日本战后十大美女作家之一,社会派小说巨匠山崎丰子代表作。本书以两位价值观、生命态度截然不同的医师作为对照,藉由细腻鲜活的角色刻画、明快的节奏,呈现出大学医院内部充满矛盾、尔虞我诈的人际关系,并大胆揭露医学界选举贿赂、医疗疏失等议题,挑战日本社会长期以来的绝对禁忌。作者对于书中的人物与事件没有绝对的评判善恶与对错,只有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及对人性黑暗、光明与希望面的高度情怀,堪称一部撼动人心的命运交响乐章。《白色巨塔》中文版分上、中、下三部,首度出击(?)同名日剧的高收视率,小说销售量也创下佳绩。  相似文献   
230.
陆鹏飞 《学理论》2008,(24):48-49
舍勒认为,爱在人的存在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是人类认识世界并做出意识行动的前提。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舍勒"爱"的理论,一是舍勒"爱"的理论溯源。二是人命定要去"爱",舍勒认为爱是一种先验的、客观的爱,是超出了人的意志范围的爱,人命定要去"爱"。三是舍勒"爱"的魅力,舍勒认为普遍的爱的秩序是有等级的,要达到等级高的爱,只有通过对上帝的信仰,否则这种先验的普通的爱就会陷入紊乱。舍勒从价值秩序的直观中洞悉到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以他要激发人们对上帝的无限的爱,使人意识到自己真正的使命,在实践中重建爱的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