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11篇
世界政治   2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06篇
中国共产党   184篇
中国政治   339篇
政治理论   63篇
综合类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29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9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它是为解决特定问题而逐步形成的适应计划经济体制的一套制度.随着当前改革的持续深入,现行户籍制度暴露出的一些弊端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因此对现行户籍制度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2.
对现行户籍制度作出必要的改革,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和深远的意义。在改革的渐进模式下,明确受益者的需求是推动改革顺利发展的必要基础之一。基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实证调查,探析了青年农民工对户籍制度改革的主导需求,从政策受益者的角度为下一步的户籍制度改革提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93.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着力推进城乡统筹综合改革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城市居民。以重庆市为例,重庆市政府常务会于今年7月通过的《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和《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从目前的28%上升至60%到70%。这意味着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将转变为市民。然而,这一系列改革都离不开四个字——土地流转。  相似文献   
94.
刊中报     
《实践》2010,(3)
<正>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2010年1号文件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发展基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即自治区党委2010年1号文件。  相似文献   
95.
户籍制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项重要社会制度,它是政府职能部门对所辖人口的基本状况进行登记并进行相关管理的一项国家行政管理制度,也是国家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改革开放后,原有的户籍制度已远远不能满足变化了的经济体制的要求,必须对其进行修改和必要的补充,以使它成为能够促进我国所有制形式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崭新的户籍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96.
近几年,人权解放思潮日益高涨,迁徙自由权作为人权中重要的一个权利,逐渐被专家学者所重视。本文从迁徙自由权的概念入手,论述了我国迁徙自由权的变迁过程,分析了户籍制度在其中扮演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出了我国迁徙自由权实现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97.
《求是》杂志目前刊载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的文章,提出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着力解决流动人口就业、居住、就医、子女就学等问题,探索“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相结合的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新模式。这意味着,现有户籍制度因其不符合发展需求正在酝酿更深程度、更大范围的改革。  相似文献   
98.
重庆开始启动涉及千万农村人口的户籍改革。 前不久,重庆市通过了《重庆市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意见》及《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配套方案》,力争到2020年全市户籍人口城市化率从目前的28%上升至60%到70%,这意味着有近1000万农村人口将转为市民。  相似文献   
99.
在城乡关系变革的客观走势已经显现的情况下,有必要考察城乡关系变革的观念上的"临界点".本文通过对2006年7月一项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城乡居民之间虽然存在着结构性的利益矛盾,但是城市居民对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歧视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城乡关系变革的"文化障碍"并不存在,缩小城乡差别几乎是城乡居民的共同愿望;从城乡居民城乡关系观念的角度来看,就业制度改革应该作为城乡关系制度变革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0.
统战资讯     
采取切实措施促进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相统一近年来,受三股势力影响,个别地方出现了民族认同强而国家认同弱的不正常倾向。针对三股势力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卑劣行径,必须采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