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88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9篇
各国政治   70篇
工人农民   221篇
世界政治   3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1篇
法律   4933篇
中国共产党   2151篇
中国政治   3914篇
政治理论   701篇
综合类   1425篇
  2024年   40篇
  2023年   154篇
  2022年   171篇
  2021年   19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198篇
  2015年   451篇
  2014年   1355篇
  2013年   1167篇
  2012年   1222篇
  2011年   1233篇
  2010年   1136篇
  2009年   1149篇
  2008年   1154篇
  2007年   810篇
  2006年   694篇
  2005年   481篇
  2004年   369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371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十七大闭幕后,大部制成为了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词,以此为背景围绕着政府职能的整合重组和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分立协调为核心的改革成为了现实政治的必然选择。通过对海南、深圳、湖北随州、浙江富阳试点地区的改革模式研究,对其进行客观评价、利弊分析。在借鉴国外“大部制”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实际,提出我国行政三分的模式构想。  相似文献   
992.
我国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存在执行监督的职能受限和执行监督机制运行不畅两方面问题。究其根源,在于刑事执行监督权的本质属性,其不仅归咎于一元监督所导致的刑事执行监督弱化,还归因于以合作性监督为主的刑事执行检察监督内在构造。因此,刑事执行检察监督职能的本位回归进路,一方面由单向性监督转向多元化监督,即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与人大监督实行定期联合监督机制和建立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联合考察机制;另一方面从合作性监督转向职能性监督,即构建科学的考核体制、由被动监督走向主动监督、使监督效果机制化,以实现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理论与实践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993.
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数字化是检察机关加快实现新时代法律监督、精准开展民事诉讼监督的基础命题和重要任务。当前,以建立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模型为核心的数字化探索实践,因存在法律监督定位偏移、数据归集渠道阻滞、算法应用技术缺位等问题,其运用场景和实践效能严重受束。为此,仍须紧盯职能定位、数据来源和算法逻辑等方面,在现有资源基础上优化革新,实现民事执行法律监督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94.
建立执行异议之诉是民事诉讼法修改的亮点之一,但仍存在立法缺陷。文章根据执行异议之诉当事人的规定及理论基础,提出了立法完善建议,以确保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995.
吴卫英 《法制博览》2013,(11):19-21
随着两岸关系由紧张走向缓和,两岸民商事往来不断加深,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频繁发生,两岸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成为保障两岸人民合法权益之必要。两岸民商事法律冲突属于区际法律冲突。对于这一冲突的解决,应在对两岸相互认可与执行民商事判决现状的研究基础之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顺应两岸现实情况,寻求妥善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96.
执行难的形成是一个社会综合因素的结果,其中有立法和司法制度不完善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但更有当事人自身的原因。本文从执行难利害关系人(申请人、被申请人、法院)的角度,简述了对"执行难"的理解,试图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以期把执行难分解开,为法院的执行工作的顺利开展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97.
998.
WTO体制下的报复权在实施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对争端解决程序中的制裁和报复提供了具体明确的管制规则.但是,该协议在谁来判断败诉一方是否遵守争端解决专家小组或上诉机构的裁决或建议、报复权什么时候产生这两个关键地方规定的不十分明确.实践中,各成员方在执行过程中针对这两个问题产生了许多争议.产生这些争议的原因乃<争端解决规则及程序的谅解>不完善所致.在目前尚未修改该协议部分条款的情况下,解决这些争议的最好办法是争端各方协商,针对具体案件,在程序上做出合理且为双方都能接受的安排.  相似文献   
999.
寻找星星     
慧泽 《党建文汇》2001,(9):41-41
“每天淘汰你自己”,这是我时时刻刻告诫自己的一句话。事实上。我们所处的生存空间正在被无限压缩。70年代的时候。欧美一些未来学家曾经预言:“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将压缩到36小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休闲娱乐,用来提升自我。”但当历史真的迈入21世纪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相当多的人每周工作时间在无限延伸,甚至超过了72小时,  相似文献   
1000.
时间是决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适应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树立科学的成本观念、效率观念和协作观念,以提高政治工作的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