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36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思秦 《党的文献》2011,(3):113-115
1938年,毛泽东到延安抗日军政大学作报告时,曾给学员于江题词:"碰了钉子时,就向钉子学习,问题就解决了。"1940年3月,于江不幸被叛徒杀害,这幅题词从此沉寂了近半  相似文献   
22.
陈建芬 《小康》2007,(8):73-77
“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1924年7月为适应农民运动的发展,共产党同国民党合作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专门培养农民运动干部。讲习所办了六届,共培养出722名毕业生。这些毕业生以后大都成了共产党发动农民革命的骨干力量。1936年,中共中央将西北红军大学改名为中国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从陕北到华北,抗大坚持办学9年,并且在西北、华北、华中办起了12所分校和6所陆军中学,总共培养和提高了近20万抗日军政干部,他们成为民族解放战争的坚强骨干。2007年7月10日,中组部干部教育局培训保障处杨佳木处长在接受《小康》采访时介绍,目前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干部培训格局“2+3+1”——即原有的中央党校(包括省、市、县级党校)和国家行政学院,加2005年3月正式成立的中国浦东、延安、井冈山三所干部学院,以及2006年年初刚刚成立的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正是在这个2+3+1的崭新格局中,中国政坛未来的中坚力量将从这里走向更广阔的政治舞台。  相似文献   
23.
《世纪行》2010,(8)
<正>沈因洛,江苏省苏州市人,1920年12月生,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初中文化。1938年在延安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任八路军第129师385旅团政治处干事、技术书记、385旅13团连指导员。1945年任河南军区第6支  相似文献   
24.
曾珺 《传承》2010,(22):8-9
1937年4月4日下午,尚在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的许世友联合2个营职干部、20多个团职干部、6个师职干部和5个军职干部实施逃出延安城的计划不慎泄漏,随即遭到逮捕。这就是所谓的"抗大事件"(亦称"许世友‘叛逃’事件")。事件  相似文献   
25.
孟红 《党史文汇》2006,(8):41-43
罗瑞卿,四川省南充县人.曾任红军大队长、红一方面军保卫局长、抗日军政大学副校长、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郝治平,河南省临漳县人,出生在漳河边上的一个小山村里."千里姻缘一线牵".那么,他俩是如何被牵到一起且牵手到永远的?  相似文献   
26.
胡耀邦在革命战争年代是著名的“红小鬼”,参加革命后多年从事党领导下的青少年工作,为党的青年工作贡献了力量。1937年,胡耀邦离开青年团工作岗位,进入中国抗日军政大学,走上了新的学习和工作道路。“抗大”对胡耀邦一生有重要影响。在这里,他有了与毛泽东近距离交流甚至交谈的机会。  相似文献   
27.
延安时期的思想道德建设是党的思想道德建设史上最重要的历史时期之一,其间所进行的丰富而有效的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新形势下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着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8.
苏振兰 《湘潮》2010,(8):20-23
<正>1979年2月7日,开国上将苏振华病逝。2月15日,邓小平在苏振华追悼大会上亲致悼词,其中有这么一句:"抗日战争时期,他曾任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在党中央、  相似文献   
29.
抗日军政大学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原则上体现出实效性与规律性,工作方式和途径具有灵活性与趣味性,其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0.
石祥 《协商论坛》2008,(9):44-47
著名作家魏巍于8月24日晚7点12分在北京301医院因病去世,享年88岁。魏巍,1920年出生于河南,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聂荣臻传》写作组组长、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等职。在创作方面,魏巍作品《谁是最可爱的人》曾经广为流传,并入选中学课本,影响过几代读者。从1959年始至1978年,历时20年创作了著名的长篇小说《东方》,表现了壮烈的抗美援朝战争生活,荣获1982年中国首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创作奖。这部长篇小说与魏巍的另两部作品《也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一起,构成了“革命战争”三部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