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3篇
政治理论   8篇
综合类   4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冒用他人信用卡是我国刑法规定的信用卡诈骗罪中的行为之一。其中的冒用的含义与民事领域中的冒用含义有不同之处。民事领域的冒用含义更加广泛。刑事领域的冒用含义的实质是身份的盗用。我国刑法第196条第三款将盗窃信用卡并使用按盗窃罪定罪并不妥当,应定为信用卡诈骗罪。对于冒用的特殊情况:机器的被骗、特殊身份者使用以及经过授权者不当使用信用卡,其是否构成信用卡诈骗罪的"冒用"亦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62.
盗窃罪与抢夺罪的界分,有新旧两种标准.“旧说”以行为人主观上认为是秘密或公然的偷抢行为作为界分标准,“新说”以是否以对物平和的方式抢夺他人紧密占有的财物、具有致人伤亡可能性作为界分标准.公开盗窃超出盗窃罪所能容纳的社会危害性的范畴,符合抢夺罪的构成要件,刑法中也有相应佐证;“旧说”主客观具有一致性,不会扩大抢劫罪的犯罪圈,适应我国当前复杂的刑法实益.  相似文献   
63.
以“两抢一盗”为典型代表的多发性侵财犯罪严重挫伤了社会公众对社会治安安全的信心,降低了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工作业绩的认同,损害了政府和司法机关的形象,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在光天化日之下屡屡发生的飞车抢夺是“两抢一盗”罪案的典型手法,加大对飞车抢夺犯罪的侦防力度,有效遏制此类罪案的发生,进而确保有序的社会治安秩序,保障、恢复社会公众对社会生活的安全感是一段时间内公安机关侦查部门的重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64.
抢夺行为转化为抢劫犯罪不能简单等同于抢劫罪,其刑事责任起点应为16周岁,其数额、凶器、处罚也应充分体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对此作出具体确认有利于维持“抢夺罪”——“准抢劫罪”——“抢劫罪”三者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65.
在缉捕可能持有凶器之敌的过程中,其程序应该按照“接近抓捕对象———强制性口令———控制缉捕对象———搜查后迅速押离现场”步骤进行,缉捕方法应该做到部署周密,指挥统一,伪装巧妙,接近隐蔽,包围控制,配合默契,行动突然,快速简练。  相似文献   
66.
江学 《法制与社会》2010,(24):268-269
本文主要论述了盗窃、诈骗、抢夺等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还是具体罪名、携带凶器抢夺是否属于转化型抢劫罪等问题,以期对相关司法认定工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67.
基本案情 某村民韦某、迟某共谋抢夺。2006年4月6日,韦、迟二人租了一辆摩托车,迟某驾车、韦某骑在身后,伺机抢夺。不久,他们发现受害人苏某左肩上挎着一个小皮包、右手攀搭在同伴邹某的肩上并排缓步前行。二人当即采取行动,当车一靠近挎皮包女子时,韦某伸手抓住那女子的皮包带子用力一拽,抢夺走了苏某装有1672元现金和身份证等物的皮包;  相似文献   
68.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已由封闭式走向开放式,由静态社会逐步发展为动态社会,经济在飞速发展。在这个背景下,出现了"飞车抢夺"犯罪。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安部门的打击,社会的防范,"飞车抢夺"犯罪也在逐步升级,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实务部门在思想上要充分认识到此类犯罪的严重性,在战术上要改变对策,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打击"飞车抢夺"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69.
2016年2月26日,一位名叫马彩云的女子被歹徒剥夺了生命权.随着这一沉痛消息在无边界的互联网上流传,一场抢夺话语权的波澜也在舆论场掀起. 这场话语权争夺战的爆发,与逝者的法官身份密切相关. 遇害之前,马彩云是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回龙观法庭的一名法官.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昌平人,这里有她的根——生养她的家和她深爱的亲人.一定是因为“绿叶对根的深情”,这位会写诗、善绘画的才女从吉林大学法学院毕业后,于2001年回到故土昌平,成为一位断分止争的法官.  相似文献   
70.
周辉 《犯罪研究》2009,(1):78-80
“飞车抢夺”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的道路抢夺犯罪形式,是指行为人利用快速行驶的机动车(多为摩托车或者具有一定速度的非机动车),从被害人身边经过,趁其不备,夺取其财物的一种犯罪行为。其具有结伙性、隐蔽性、瞬时性、往往对被害人造成极大的人身威胁,关于“飞车抢夺”的行为定性有多种观点,本文从此类行为的本质特征及社会危害性进行分析,认为应对“飞车抢夺”行为以抢劫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