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篇
  免费   6篇
各国政治   4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196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30篇
中国政治   45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考迪罗"的统治形式是拉美独立运动之后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政治现象。它是一种与民主制相对立的独裁统治形式之一,实际上开了拉美地区军人执政的先河。本文分析了"考迪罗"统治形式产生的文化根源,认为其出现不仅与伊比利亚殖民者留在这块大陆上的文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而且适应了当时拉美地区的文化环境,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角度上通过对"考迪罗"统治形式的考察,揭示出自独立以来拉美民主化进程起伏跌宕的深层原因。该文的结论是,文化和政治制度之间存在一种非常密切的联系,文化理念是民主制能否发挥效率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92.
2005年拉美形势稳中有进,进中有亮点.政治上,整个地区局势基本平稳,左派执政阵营进一步扩大;经济上,保持中高速增长势头,新一轮增长周期拉长;社会上,贫困状态有所改善,但不安宁因素犹存;外交上,多元外交活跃,联合抗美意识趋强,拉中关系步入历史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93.
《党课》2011,(12):16-16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巴塞娜日前在美洲开发银行的年会上指出,拉丁美洲现在仍有1/3人口(1.88亿)处于贫困状态,这是一个有待解决的课题。她认为拉丁美洲仍然存在不平等,而经济的增长并没有带来贫富差距的缩小。  相似文献   
94.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中心逐渐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以中国和拉美地区的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断提升。中拉合作的主要成果以高层次、高频率、高成效的政治交流及经贸关系的跨越式发展为基础,中拉之间利益的融合及相互依存性持续深化,中拉关系越来越具有战略性及全球性意义。本文从贸易摩擦、投资风险以及中拉合作的不均衡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中拉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应从战略的高度,以新型的义利观为指导,进一步推动中拉关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征稿启事     
<正>《拉丁美洲研究》(双月刊)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主管、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有关拉美地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开创性、突破性科研成果。本刊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投寄稿件或推荐优秀作品。来稿应具有原创性和严谨性,遵守学术规范。作者文责自负,本刊刊发文章概不代表编辑部观点。本刊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与编辑三级审稿相结合的审稿制度。来稿需有300字左右的内容提要、3~5个关键词和英文摘要。内容提要应包括论文所研究的主要问题、主要研究方法、基本结论以及主要政策建议等。正文中涉及的外文人名、  相似文献   
96.
<正>2013年是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成立10周年,作为系列庆祝活动之一,2013年11月29日,"拉美研究前沿问题与学科建设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召开。来自国内外10余所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林被甸教授在开幕词中追溯了北京大学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的学术渊源,深切缅怀了罗荣渠先生在拉美史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理论创新等方面所做的奠基性工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吴洪英研究员和南开大学的王萍教授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专题讨论。  相似文献   
97.
中国与拉丁美洲的经济关系近10年来日益紧密。本文考察了中拉之间的贸易、外国直接投资(FDI)以及其他资金流动的增长,并指出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在于获取原材料、找寻制成品出口的市场以及在此与台湾进行"外交"争夺。本文还论及了中拉关系的不对称性,这可以从双边贸易对双方的相对重要性、贸易流的构成以及FDI的差额之中看出来。这些都表明中拉关系具有许多"中心—边缘"关系的特征。然而,中国还远非拉美地区的一支新的霸权力量;而且对拉美国家来说,与美国以及欧洲的关系的重要性仍旧大于与中国的关系。  相似文献   
98.
拉美国家经常爆发金融危机,宏观经济稳定性较差,而且其经济业绩不及东亚。这些缺陷可归咎于多方面的原因,而经济治理的不力或无效无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拉美国家的经济治理之所以收效甚微,主要是因为:一些国家领导人的才能欠佳,政府的政策缺乏必要的连贯性,腐败现象司空见惯,"资源诅咒"削弱了强化经济治理的动力,利益集团对政府决策和经济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计划性差导致政府的决策出现短视行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分散了政府治理经济的精力和注意力。  相似文献   
99.
编者的话     
<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与CAF一拉丁美洲开发银行共同举办的"从非正规性到发展:中国和拉丁美洲的城市化、创业和竞争力"国际研讨会于2014年4月28日在北京召开。进入21世纪以来,中拉关系呈现出更加全面、快速的发展势头,双边政治、经济合作日益密切,未来中拉双方的合作前景会更加广阔。与此同时,中拉关系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因此中拉双方应加强团结合作,实现互鉴共赢。目前中国经济面临着增速下滑、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为了应对挑战,中国一方面需要加强创新,改变目前人均产出水平过低的局面,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需要推动城市化进程,以推进工业化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市化不仅是"地"的城市化,更是"人"的城市化,这要求进行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全面深化改革。中国在推动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吸取拉美国家的经验教训,避免产生拉美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的"贫民窟"问题。  相似文献   
100.
<正>2013年11月25~26日,中国社科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综合理论室、古巴研究中心和《拉丁美洲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古巴变革与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研讨会。中联部研究室、外交部拉美司、中央编译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以及中国社科院拉美所、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等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就古巴变革及其评价、中古关系、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等重大议题发表见解、交流意见,并就以下一些重要研究议题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