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3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86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玫 《今日民族》2007,(5):60-62
(一)者东镇帮海村民委员会小户南村民小组位于帮海村民委员会东南部,距村委会9公里,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这里生活着27户93名拉祜族(苦聪人),是镇沅拉祜族(苦聪人)生产生活最具有代表性的聚集村。由于受主观、客观因素的影响,昔日的小户南村水、电、路“三不通”,生活十分贫困。80%  相似文献   
22.
吴平 《今日民族》2005,(5):21-24
五百多年前,青海湖畔的一支游猎民族南下澜沧江河谷,辗转迁徙到今天云南省临沧市的南美一带,住在深山老林中,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他们自称“拉祜”,新中国成立后定名为“拉祜族”,1987年,这里正式成立了南美拉祜族乡,从此,南美拉祜族结束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定居下来,南美拉祜族山寨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南美拉祜族乡位于临翔区西部的高寒山区,距离县城48公里,全乡有28个村寨,4万多人。适应游猎生活的需要,南美拉祜族的住房是原始吊脚楼,称为“木掌楼”。按习俗,盖一间木掌房的木料要由一棵树改锯出来,其中包括长3、5米左一棵树撑起的“土掌楼…  相似文献   
23.
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境内东南部.澜沧江、小黑江一侧的河谷中,居住着12000多布朗族人民.约占全国布朗族人口的15%。虽然各地布朗族的婚俗有些差异.但一般都有串姑娘、说煤.过礼、吃定酒.迎亲、回门等仪式。  相似文献   
24.
普洱市澜沧县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治县,全县国土面积8807平方公里,为云南省第二大县,总人口50万。2012年,澜沧县向20个乡镇160个村(社区)选派新农村建设工作队20支,指导员295人,于2月23日进村开展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截至5月中旬,广大指导员紧密结合“四群”教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职,扎扎实实地抓好“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工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25.
26.
拉祜族今天是云南省特有民族,但追溯族源,多数学者认为她来自中国西北,与西南很多少数民族一样,有着共同的北方祖先。拉祜族的发祥地,在著名的河湟地区——黄河与湟水在青海省西宁市东南面交汇,这里在距今4000年前后,农业发达,考古学家苏秉琦认为是古代中原农人和农业文明从陕西(关中)等地西迁至新疆的一环(苏秉琦主编:《中国通史·远古时代》)。但是随后,大约在夏商之际,也就是大约公元前1700年前后(齐家文化时期),这里居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从原来热爱养猪,变成热爱养羊。  相似文献   
27.
《学理论》2015,(13)
健康涵盖了身体、社会、精神方面的意义,文化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当今拉祜族的社会,外来文化和本民族文化交织在一起,通过多种形式影响着妇女的健康。以拉祜族妇女为主体,从社会性别的视角分析影响拉祜族妇女健康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28.
人们都说布朗族是茶的民族。茶与布朗族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在云南省临沧市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布朗族是双江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全县布朗族人口12611人,分别占全县总人口和少数民族人口数的7.8%和17.7%。双江是云南大叶茶的故乡,双江各族群众有悠久的种茶历史。当地出土的文物表明,在旧石器时期,双江的先民就在这里生息劳作,青铜器时期,他们已具有了冶铜的技术。他们很早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并且已懂得种茶。布朗族的原始宗教—祭——竜活动产生于新石器早期,祭祀中茶叶是重要的祭品之一,它从一个侧面证实了早在新石器时期,茶…  相似文献   
29.
黄回村在一天天变美,拉祜族同胞在一天天变富,拉祜族同胞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一天比一天坚定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有一个小村庄,名叫黄回村。黄回村共辖25个村民小组,753户农户,3344名村民,主要为拉祜族。"拉祜"源于1953年4月澜沧拉祜族自治区各族各界代表会议作出的《关于拉祜族自治区若干问题的报告》,"‘拉’即大家拉起手来,代表团结,‘祜’代表幸福。"拉祜族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两汉时期,就扎根在了沧澜地区,黄回村是养育他们的地方,是割不断的乡愁。  相似文献   
30.
唐新  岩神 《社会主义论坛》2005,(11):I0006-I0006
——始终围绕“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坚持把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始终,以“落实整改,促进发展”为关键,全面实施“林产业强县,烤烟富民富县,民族文化兴县”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