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篇
  免费   5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295篇
中国共产党   41篇
中国政治   225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615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137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78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34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86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属抽象危险犯。针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有毒或有害食品的司法认定、主观上明知和客观上因果关系的证明等问题,应当进行刑法与刑事程序法、刑事证据法的一体化思考和安排。  相似文献   
962.
肖尚武 《学理论》2011,(20):75-76
不作为犯罪的成立必须以不作为人负有一定作为义务为要件,而先行行为是不作为人负有作为义务的根据之一。先行行为必须是行为人本人的行为,并且造成了特定的危险状态时,行为人才负有作为义务。先行行为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先行行为不包括合法行为;不作为犯罪中的先行行为可以是过失犯罪行为,但不包括故意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963.
危险毒贩     
吉鸿伟 《法治纵横》2011,(10):15-16
4月20日,广东省惠州市中级法院对备受社会关注的台湾籍杀警毒贩卢志胜作出一审判决.以故意杀人罪、贩卖毒品罪、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其死刑。  相似文献   
964.
王尧 《法制与社会》2011,(30):295-295
本丈的主要内容是未遂不能犯的概念、性质、特征和处罚依据及范围,围绕未遂不能犯的核心问题“可罚性的依据”展开研究,对我国未遂不能犯的理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65.
吴晓娜 《法制与社会》2011,(30):124-124,128
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非法待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被告人非法持有两种以上种类的毒品,可以折算成同一成分然后进行定罪量刑。在没有明确司法解释之前,当非去持有的毒品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如果还存在毒品再犯、累犯、在娱乐场所非法持有毒品等情形,可以认定为“情节严重”。多次少量非法持有毒品能否累计毒品数量,应当区分情况分析,  相似文献   
966.
运输货物被盗案件是铁路公安机关常见的一类案件。其中破坏铁路设施的盗窃行为定性问题一直困扰着铁路公安机关的实践工作。在犯罪行为定性有争议的破坏铁路设施的盗窃案件认定中,应将犯罪嫌疑人在盗窃过程中是故意破坏铁路设施还是过失损坏铁路设施区分对待,运用刑法学中关于“牵连犯”即“以从一重罪从重处断为原则、依法数罪并罚为补充”的处断原则进行分析,进而对犯罪行为准确定性。  相似文献   
967.
张丽卿著,元照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4月版 著者张丽卿在该书《自序》中介绍:“本书对于各类精神疾病与犯罪的关系,有不算简略的讨论。刑法体系对于精神病犯的反应,则是本书的重心。什么是心神丧失或精神耗弱,需要大篇幅的说明,本书也提出了立法上的建议。刑罚对于精神病犯有何意义与目的,本书更为详谈:在特别预防思想底下,  相似文献   
968.
己手犯也称为自手犯、亲手犯,这是大陆法系刑法学者在间接正犯理论研究中,为了限制 间接正犯的范围而提出的概念。尽管我国刑法立法中没有正犯与间接正犯的概念,也无己手犯的 规定,但是,间接正犯的概念在司法实践中已经得到普遍承认,而己手犯是与间接正犯紧密相联系 的概念,这一概念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69.
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是对贿赂犯罪的源头治理。行贿罪虽与受贿罪是对合犯,但在司法实践中查办的数量远远小于受贿罪,二者认定相关刑事责任时存在不同的构成要件,即是否要求“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存在差异,是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刑法修正案(十二)》进一步明确对一些严重行贿情形加大刑事追责力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践中存在的行贿惩处偏弱的问题。但在司法实务中,如何准确认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存在一定困惑,而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刑法设置该要件之理由亦有其他解决路径,故可探索取消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同时,可从完善维权途径、准确适用法律、推行行贿人“黑名单”制度等方面消除该要件取消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70.
“持有”的概念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持有”这一概念是持有型犯罪的核心 ,研究持有型犯罪 ,必须从研究持有的概念入手。虽然目前就持有型犯罪已经发表了不少成果 ,但学界一直缺乏对持有的概念这一基础性论题的研究 ,由此导致学界对持有型犯罪的理解出现了种种偏差。本文以探讨持有的概念为己任 ,认为从持有的属性、持有的性质、持有的对象、持有的形态、持有的心态这五个因素考虑 ,刑法上的持有是指违反刑法规定 ,故意对法定违禁品进行事实上或法律上的支配、控制的行为。如此界定持有有其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