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2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41篇
世界政治   6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2篇
法律   326篇
中国共产党   684篇
中国政治   1009篇
政治理论   309篇
综合类   47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71篇
  2013年   225篇
  2012年   207篇
  2011年   244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70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43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1.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就业带动效应变动的情况 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历史大概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9年到1991年,这一阶段是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起步阶段,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和金额都较少.  相似文献   
922.
发展武汉港口物流的机遇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金华  杜涛  施雯 《学习与实践》2006,(12):165-168
加快实施武汉港口建设,大力发港口物流,不仅可以提高港口的国际竞争力,而且能够利用港口物流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带动相关行业发展,增强城市或区域经济的开放度,是促进武汉和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推进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客观要求,更是强化武汉在中部崛起中战略支点作用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23.
动态比较优势的来源与演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比较优势理论已从静态分析发展到了动态分析,这在解释产业内贸易的形成以及贸易与经济内生增长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进行综述,以期对这一前沿理论的进展有一个总体把握。本文从源于“干中学”效应的动态比较优势及其演进、源于创新的动态比较优势及其演进,以及源于内生个人专业化的动态比较优势及其演进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描述了动态比较优势的各种来源及其演进的规律。  相似文献   
924.
领导活动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实践活动。领导活动的主体和客体都是特定的人,这就决定了这一社会实践活动的效果与领导活动主客体及其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若干心理特征、心理规律、心理效应和心理机制密切相关。本文从领导影响、领导的组织功能、领导的激励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了有效领导的心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925.
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刑法规范已趋完善,迈向罪刑一体化,为我国社会公共安全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既然具备了有法可依的前提,就应当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实现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认真贯彻实施刑法,充分发挥它在维护公共安全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926.
海南历史人口经济活动与产业结构演变的生态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立刚 《新东方》2002,(3):91-95
对海南历史人口经济活动的初步研究表明,自汉武帝时期军事移民建立珠崖封建统治以来,以黎族为主的刀耕火种经济和汉黎交融的传统农业,对海南岛以热带原始雨林为主体的岛屿性系统生态环境产生了显著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海南解放以来,人口剧增导致了海南经济活动的空前扩大,直接造成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尤其是热带原始森林的锐减;在此期间,产业结构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演变,不同阶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近五十年的工农业总产值与人均耕地面积的相关性分析,证明了海南岛产业结构的阶段性演变特征。  相似文献   
927.
公共政策监督的经济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政策监督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重要功能活动,制约或影响政策系统的各个层面和活动环节。从公共经济学理论解读,公共政策监督是由多个政策活动主体依法提供的一种重要的纯粹的公共产品,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存在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等现象。公共政策监督外部效应的产生主要有监督权限不明确、权益不对等、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加强公共政策监督的权益均衡、法制建设、政务公开等是有效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28.
挖掘国家政策效应 振兴东北经济的战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世强 《前沿》2004,(6):41-44
政策效应挖掘程度是决定东北经济振兴速度之关键。其效应发挥的内在机理 ,不仅靠政策的“特殊性” ,还靠政策组合结构之优劣。“特殊性”体现在某地区较早地使用该政策 ,就可优先得到更多实惠 ;政策组合包括 :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一体化政策等 ,要使单个政策效应和组合效应最大化 ,合理的路径和政策结构选择是关键。本文试图从单个政策效应、政策组合效应与东北经济内在联系角度 ,找到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929.
930.
赖建明 《湖湘论坛》2003,16(5):55-56
(一 )信贷市场仍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 ,信贷机构结构的不平衡导致货币政策传导的不平衡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与M2 之比 ,1998— 2 0 0 1年分别为 82 8%、78 18%、73 82 %、70 9% ,可见 ,贷款是货币投放的主渠道 ,信贷市场是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主渠道。但在信贷市场上 ,我国传导货币政策机构的结构极其不均衡。一是三大政策性银行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居于垄断地位 ,国有银行占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之比在 70 %以上 ,国有银行贷款占M2 之比达 5 0 %以上。如果加上国有控股银行和其他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 ,国家控制的信贷资源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