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24篇
  免费   388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7篇
工人农民   110篇
世界政治   3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84篇
法律   10009篇
中国共产党   1029篇
中国政治   6015篇
政治理论   849篇
综合类   4077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86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09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60篇
  2016年   295篇
  2015年   647篇
  2014年   1441篇
  2013年   1409篇
  2012年   1490篇
  2011年   1659篇
  2010年   1604篇
  2009年   1724篇
  2008年   1855篇
  2007年   1573篇
  2006年   1427篇
  2005年   1252篇
  2004年   1040篇
  2003年   937篇
  2002年   854篇
  2001年   763篇
  2000年   753篇
  1999年   158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53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81.
随着计算机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发生质的变化,图书馆传统的规章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迫切需要图书馆立法。图书馆立法要明确下列问题:明确图书馆法的含义、性质、职能;明确图书馆行业的管理机构;明确图书馆的权利和义务;明确知识产权保护原则;明确有关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982.
论自治条例单行条例的法律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法规 )是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一项自治权。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高于一般地方性法规而具有法律性质 ,但其适用范围仅限于本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上级国家机关要尊重和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但自治法规不能规定和约束上级国家机关。制定机关和批准机关对于自治法规都享有“半个立法权”的说法 ,实际上是把报请批准自治法规视同提请审议自治法规案 ,把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法规制定权视同拟定权。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法规报请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的规定 ,是一项宪法原则 ,这是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立法体制的一大特点。在自治法规的效力等级和适用范围问题上的分歧 ,源于如何正确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相似文献   
983.
金鑫 《政策》2000,(2):30-31
邪教古已有之,它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敌人,在美国被称为Cult,意为崇拜的吋尚或集团,也称为异教或异教徒:在日本被称为“新兴宗教”、“新宗教集团”。 邪教是国际社会的一大公害。它是一种散布恐怖情绪、宣扬教主崇拜、推行非人道生活方式、制造社会动乱的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动和非法组织。这类组织,被正经宗教斥为“异端邪说”,被各国政府视为一股扰乱  相似文献   
984.
985.
风险投资公司在组建过程中暴露出不少问题,任其发展会危及风险投资领域的健康发展,本文在对风险投资公司的特点、类型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后,探讨了完善治理结构和监控机制的方法,提出了在税法、公司法等方面的立法或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986.
日本的有事法制:历史、现实、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昨天的思维在今天做明天的事” ,这是对日本有事法制立法化举措的最贴切的剖析 ,也是对冷战后日本国家政治运营的最真实的写照。由标榜“不再发动战争”的“和平国家”向“能够战争”的“普通国家”急速转向的日本 ,已经在唤起人们对其历史与未来的思考。  相似文献   
987.
法律文本是立法语言的编织物。从语言的功能来看,法律就是立法者通过文字将自己的意志施加给对象的意义描述系统;从叙事学的角度看,以语言为物质外壳的立法文本和立法行动本身具有"叙事"的特征。立法语言叙事最终体现的是立法者的权力意志。在立法实践中,如何恰当地控制和使用叙事的手段,从而为立法文本的完善提供可能,是我们进行叙事分析的初衷。  相似文献   
988.
我国现行执行救济制度存在救济惠及面太窄、救济权利单一、救济方法贫乏、救济渠道不畅、救济程序缺失等缺陷。其原因在于执行程序的职权主义色彩浓厚、执行工作的价值定位存在偏差、执行机构的设置缺乏科学性、缺少监督机制。我国应拓宽执行救济范围、完善执行救济的方法、配备执行救济程序、建立执行法律监督程序。  相似文献   
989.
我国循环经济立法路径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宗廷 《理论月刊》2006,4(1):109-113
随着环境、资源等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经济形态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已被确立为我国的经济模式。如何开展有关循环经济的立法,就成为法学不得不直面的问题。本文从循环经济立法的必要性、循环经济立法的条件出发,结合国际上可借鉴的经验,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应选择由局部向全局、由具体法律、法规向构建一个高端而完整的基本法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990.
社会的法治源于两种法治力量,即公民的法定权利与国家执法权力的互动,而两种力量在法律中分配的不均衡即为立法失衡,并表现在总量失衡、结构失衡、规范失衡、技术失衡等方面。立法失衡不利于社会的法治,其根源在于两种法治力量的主体即公民与国家执法者之间客观存在的利益冲突。因此,预防立法失衡需要确立健康的立法动机、形成公正的立法原则,提高立法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