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28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47篇
世界政治   79篇
外交国际关系   30篇
法律   782篇
中国共产党   2666篇
中国政治   3631篇
政治理论   511篇
综合类   736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96篇
  2022年   151篇
  2021年   182篇
  2020年   4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98篇
  2014年   440篇
  2013年   928篇
  2012年   1144篇
  2011年   912篇
  2010年   734篇
  2009年   651篇
  2008年   798篇
  2007年   426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37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275篇
  2001年   135篇
  2000年   4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李国喜 《党的建设》2009,(10):35-36
基层党建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新时期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科学认识基层党建工作规律,科学分析现状,科学谋划思路,全面推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发展,为加快陇南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一、坚持先进理论的指导。科  相似文献   
992.
改革开放的30年就是中国行政法治发展的30年。平稳的动力机制之下,行政法治稳步推进。在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行政法治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基础上,总结经验、展望未来,可以引起学术界对中国行政法治更广泛和深入的思考,从而为21世纪中国行政法治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993.
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新型的市场主体是联结分散农户与大市场的桥梁纽带,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传统农  相似文献   
994.
考察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循环经济还未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流模式.我国经济发展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能源消耗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济的增长速度;能源消耗量和废物产出量偏高;能源消耗结构不合理.这主要是由于循环经济意识不强,配套制度不健全,循环经济法律制度不健全等原因造成的.应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来促进循环经济发展.从立法、执法、法制宣传和法律监督四个方面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995.
推进萧山经济转型升级,有3层含义: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坚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两轮驱动",特别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二是提升经济发展质量,确立产业高端  相似文献   
996.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至今,以往曾在社会经济建设中发挥过巨大作用的经济发展模式已不能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继续提供发展动力。循环经济符合我国国情,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真谛,它的提出,为我们解决当前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较为科学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97.
《军队党的生活》2008,(1):88-89
《军队党的生活》试刊号印发部队后,不仅在广大基层部队引起了强烈反响和好评,同时也引起了全军各大单位组织部门的高度关注。各大单位组织部长纷纷寄语本刊,给予《军队党的生活》最热切、最真挚的祝愿!  相似文献   
998.
今年全国"两会"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沉着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面推进"十一五"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巩固了一个基础,就是高举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巩固团结合作的共同思  相似文献   
999.
循环经济规制问题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随着我国循环经济法修订草案于2007年8月26日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标志着我国循环经济规制向法制化迈出了极为重要的一步.深入探讨循环经济规制的伦理基础与价值诉求以及构建我国循环经济的规制模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也具有极为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结合我国2007年《循环经济法草案》。在探讨循环经济规制的伦理基础与价值诉求的基础上。通过研究发达国家规制循环经济的有益经验和先进立法.对建立和完善我国循环经济规制模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00.
在助学贷款的推行过程中,部分高校存在着认识有偏差、宣传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助学贷款制度的深入开展.作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国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外,高等学校应当从高等教育改革的大局出发,在人力上支持,在资金上投入,积极主动推进助学贷款工作,为助学贷款工作的深入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