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64篇
政治理论   11篇
综合类   1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21.
大足石刻是重庆市大足县内表现为摩崖造像的石刻艺术的总称。大足县内石窟多达75处,造像5万余尊,其中尤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石窟最具特色。这些造像始建于唐初,历经唐末、五代,盛于南北宋,是中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的最后一座丰碑。大足石刻植根于悠久的巴蜀文化沃土,在吸收、融化前期石窟艺术精华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拓了石窟艺术的新天地。它以民族化、世俗化、生活化的特质,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石窟艺术的典范,被称为国之瑰宝,展示了由唐至宋中国民间宗教信仰和石窟艺术的发展变化,大足石刻与敦煌、云岗、龙门等石窟,构成…  相似文献   
122.
位于甘肃成县的《西狭颂》摩崖为中国现存汉代摩崖精品和甘肃摩崖文化遗存的代表,在国内外有广远的影响,对其本体的文化研究正逐步走向更细微的方面,但对《西狭颂》摩崖古代题记的研究还有欠缺。一些过去无考的相关人物,如北宋僧智诠、滔山僧思苻,明嘉靖官员甄敬、冯惟讷,随着研究的深入有必要补说辨明,这有助于人们更多地了解《西狭颂》的文化经济价值及其在历史文化传承中的功用。  相似文献   
12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四方面军能够很快地创建和发展川陕革命根据地,一个重要因素是宣传工作紧紧为革命战争和苏维埃运动服务,以宣传工作推动革命战争和苏维埃运动的发展,而"刻石宣传"是其重要的宣传手段。至今留存在原川陕革命根据地境内的大量红军石刻标语,内容丰富,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特色突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军队卓越奋斗的历史见证,是中国苏维埃运动的历史见证;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创造的独特的大规模的宣传苏维埃和红四方面军的形式,是红四方面军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史上的一大创新;是研究红四方面军和川陕省苏维埃政权的可靠的珍贵文献。川陕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标语,革命的政治内容与书法艺术较完美地结合的特色,已经成为一种珍贵的文化景观,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生动教材。  相似文献   
124.
张一博 《先锋队》2011,(21):51-52
石头是大自然的恩赐,许许多多人类文明的传承都以石头为载体,像云冈、龙门的石窟,不胜枚举的石碑,还有各种石刻、石雕的器物等等。久而久之,通过石匠们的辛勤劳动,石头本身也成了人类文明的一部分,记载了文化的演进和文明的传承。在壶关县,就有这么一位将石头做成文化产业的艺人,他就是壶林书院、雄伟石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刘雄伟,他用娴熟的技艺和对石头文化的独到见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25.
步入进碧云洞口,抬头便可看见立于洞门岩石上高大的徐霞客石雕,他头冠长发,肩挎行囊,背负雨伞,风尘仆仆的宽袖长衫下,那曾经踏遍千山万水的步履,正从容的迈向前方,神情盎然。相关史料记载,明崇祯十一年(1638)五月初三,徐霞客从当时称  相似文献   
126.
烟雨武夷山     
在一个烟雨迷蒙的日子来到武夷山。雨是雾状的,雨雾中的武夷山,像蒙着一层神秘面纱,这给予了我更多的想象。一路上都在想,这样的面纱倘若能永远不被揭开该有多好,我们实在不缺乏对奥秘探究的所谓勇气  相似文献   
127.
蒋子龙 《党课》2011,(8):118-119
在四川南充仪陇的金城山上,古柏掩映、奇花衬托着一副巨大的“德”字石刻,丰润沉厚,古朴苍劲。整个字的高和宽均为22米,立面达484平方米。显而易见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单字石刻,张扬着一种举世景仰的两“德”精神——从这里走出了解放军总司令朱德和“普通一兵”张思德。  相似文献   
128.
玉华洞志     
姜涛 《海内与海外》2012,(12):63-63
闽西三明有玉华古洞,出城之东南10里天阶山下。因洞内岩石光洁如玉、华光四射而名,誉称"形胜甲闽山,人间瑶池景",为闽之最大溶洞也。辛卯年春,余等数人寻访之,始知其乃洞之佳者。至洞口,有徐霞客手执松明火把雕像一尊,古人摩崖石刻数帧。细观石刻,窃以为尤以明巡按御史杨四知题写"玉华洞"三字为上。其遒劲有力,为洞口之天然匾额。匍入洞,但觉冷风倏然,此即玉华洞第一胜景——"一扇风"是也。盖因其前洞朝  相似文献   
129.
《今日海南》2013,(1):50-50
久负盛名的“海南第一山”——东山岭位于海南岛东南部万宁市郊,海拔184米。以“东山八景”“仙山佛国”“摩崖石刻”闻名遐迩.是海南最古老最悠久的佛教圣地,国家3A级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30.
川陕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四方面军开辟的第二个革命根据地。红四方面军在创建根据地的过程中,采取镌刻石质革命标语和文献的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动员群众,打击消灭敌人。因此,大巴山区的红军石刻文献、标语、对联数量庞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规模宏伟,在全国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