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26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85篇
各国政治   201篇
工人农民   155篇
世界政治   85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88篇
法律   2351篇
中国共产党   5862篇
中国政治   6359篇
政治理论   2281篇
综合类   3769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87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302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178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533篇
  2014年   1499篇
  2013年   1287篇
  2012年   1499篇
  2011年   1838篇
  2010年   2090篇
  2009年   1683篇
  2008年   1703篇
  2007年   1141篇
  2006年   1346篇
  2005年   1134篇
  2004年   1331篇
  2003年   1088篇
  2002年   800篇
  2001年   675篇
  2000年   562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凌志  凌晨 《理论月刊》2006,3(2):13-17
世界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及其纲领《共产党宣言》诞生于19世纪中叶的西欧是历史的必然。《共产党宣言》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纲领的理论成为中国共产党制定纲领的理论渊源。中国共产党纲领的制定和修改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程。党的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32.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根本。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力推选信息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因此,胜利完成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各项任务,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3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三个代表”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  相似文献   
34.
35.
36.
转型期中国的市场化进程给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提高了效率 ,已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 ,市场化进程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地区的不均衡 ,无疑成为制约经济继续发展的阻力。因此 ,必须加快金融改革步伐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大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切实解决农村贫困问题 ,推进市场化进程 ,这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一五”时期新中国实行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选择这一战略既是一个历史传承的过程,也是一个现实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恶劣的国际环境、重工业的基础性作用、低水平的农业生产以及政府主导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最终使新中国的领导层放弃了优先发展轻工业而转向重工业优先发展。“一五”时期实行这一战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同时也为“一五”后的经济建设所遭受的挫折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38.
党际和谐的深层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际和谐这一政治概念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入了解这一概念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与发展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党际和谐这一政治概念可以从历史维度、实践层面、制度内涵的角度来解读。  相似文献   
39.
40.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幅员面积2562 平方公里,总人口12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6万。新中国成立后,全区人民献身国防的积极性高涨,先后有35万人参军报国,是闻名全国的兵源大区、拥军优属典型。但近年来,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却在市场经济体制中遭遇了现实尴尬:安置任务重,就业压力大,财力调控弱,征兵工作难。对此,笔者认为应采取如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