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268篇
中国政治   273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故乡的竹     
正我的故乡川东大竹县因竹多而得名,家家户户庭院内外,到处都有苍劲挺拔、郁郁葱葱的竹林。一眼望过去,一簇簇,一丛丛,竹影重重叠叠,竹叶错落有致,风儿轻吹,摇曳出阵阵凉意,给人清新、幽美的感觉。记得我家后院就是一大片竹林,并成了我们的乐园。春天,茁壮的新竹拔地而起,高高地向上伸挺,一派箭破云雨的昂然气慨。偶尔,还能发现幼竹竹节处没有消退的白霜,衬托着稚嫩的新绿,不由你不感到一股强劲的活力。夏  相似文献   
12.
月是故乡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各大商家、超市里纷纷铆足了劲儿,提前上演了一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的中秋“大战”:“月”圆人更圆,追“月”思馨甜,中秋送礼有礼“油”……人们蜂拥而至,争相购买着回家过节的礼品……  相似文献   
13.
王锦慧 《党建》2013,(1):59-61
"若从一百年前某种较旧一点的地图上去寻找,当可在黔北、川东、湘西一处极偏僻的角隅上,发现了一个名为‘镇筸’的小点。"这个小点就是沈从文先生的故乡湖南省凤凰县。纤索悠悠的溪渡、依山凭水的吊脚楼、苍翠欲滴的竹篁、草色青青的崖壁,还有那些藏满故事的古街、古寺、古塔;古城门、古钟楼、古码头……怀揣一份沉甸甸的思慕,我终于走进了这清幽古朴湿润的小城。小城与先生生死相伴。  相似文献   
14.
《上海支部生活》2012,(7):57-57
都说每个人的舌尖上都有一个故乡,而我的舌尖记忆当然少不了我的“故乡”——厦门。今年5月,因着毕业十年聚会的缘故,我得以重返厦门。去之前就想好,这趟厦门之旅是休闲之旅,吃货之旅。蛤蜊煎、南普陀素饼、鼓浪屿馅饼、黄金香肉松,还有好吃的南方水果,一定要尝个遍。对于这些美食的想念和渴望,不仅仅是因为它们的美味,更因为附着于它们身上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梗橘是台州黄岩区的特产。今年黄岩梭橘喜获丰收,可橘农却乐不起来。由于销路不佳,橘价从年前的每斤七八毛跌到年初的三四毛也少人问津。正当橘农心急如焚、无计可施之时,区新的阶层人士联谊会举办了一场“爱心涌动橘乡,情暖第二故乡”活动,  相似文献   
16.
17.
胡宏是四川重庆人,1935年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1937年抗战爆发后,胡宏脱离富商官宦家庭,从上海奔赴延安。1938年,胡宏在陕北吴安堡青年集训班时参加革命工作,是个标准的"三八式干部"。建国后,胡宏曾任中共江宁县委第一任书记、徐州地委书记、扬州地委书记、江苏省委书记、福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顾委主任等职,2007年2月17日在福州病逝后魂归他的第二故乡  相似文献   
18.
王笑红 《检察风云》2012,(22):82-83
诺奖组委会请莫言推荐一部自己的作品,他推荐的是今年5月才在瑞典翻译出版的《生死疲劳》,"因为这本书比较全面地代表了我的写作风格,以及我在小说艺术上所做的一些探索……"给一位师兄打电话,本来是要谈谈他的书稿的事情,结果还没等我开口,身为法学教授和文学青年的师兄先表达了一番对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激动之情。他和莫言一样是从最落  相似文献   
19.
薄晓 《新疆人大》2014,(3):48-48
千年胡杨,将着绿色春装 红柳如云,托起大漠夕阳 雪山明月,洒下一路清凉 思恋远方,夜莺轻轻吟唱 西北望,向远方 记忆的长河静静流淌  相似文献   
20.
陈统奎 《南风窗》2011,(17):58-61
台湾的社区营造其实是一种"基进(radical)"运动——一种回到土地、回到社区、回到生活的主张。文化人、大学教授、返乡大学生、中产阶级等精英分子是台湾"基进"运动的中坚力量,这些人在试验并创造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乡村生活创意产业,即生态、悠闲、慢拍的生活方式。运行12年,市场认证了这场运动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