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9篇
  免费   1篇
工人农民   23篇
世界政治   30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42篇
中国共产党   268篇
中国政治   273篇
政治理论   30篇
综合类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84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麦子的拔节生长,是在整个春天及夏初的时候。小时候,我喜欢在有月亮的夜晚.到地头去听浇麦子的渠水汩汩流淌.它与温柔的晚风吹拂的声音,共同汇成了一曲美妙动人的音乐。浇田的清水,在摇着头、晃着肩的麦子间调皮穿梭,被月光一照,  相似文献   
92.
作家余秋雨在《王阳明法书集》的序中写道: “倘若把中国历史上集大成式的哲学家的名单缩小到最低限度,也一定少不了王阳明的名字.由于他的哲学思想高超、警策、简明,又由于他的人生经历曲折、奇特、宏富,他在中国文化领域中的知名度是其他许多哲学家所无法比拟的.”在儒学影响中国千年历史进程后,在宋、明两朝叠起了一座高峰,进入了“新儒学”阶段,而王阳明心学则是儒学发展的最后一个高峰,并成为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  相似文献   
93.
尉迟村位于山两省沁水县嘉峰镇,原名吕窑。相传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遁迹京都后,隐匿到此十余载,后人为了纪念他,把吕窑改为尉迟村。我国著名作家赵树理的故乡就在尉迟村。该村位于沁水县东南端,东临阳城的屯城,南近阳城的望川,北接沁水县的武安和嘉峰,西边依山,沁河从村东流过,端润一级公路沿村东通过与晋阳高速公路相接,交通便利。  相似文献   
94.
川友 《友声》2014,(1):29-29
<正>2013年11月2日是英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去世一周年,由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办,成都市郫县文广局承办的纪念世界著名作家韩素音座谈会于11月4日在成都举行。应省友协邀请,韩素音的女儿唐荣梅于11月12日至18日专程访问四川,并与省友协和郫县文广局就成立韩素音研究会、建立韩素音纪念馆等事项进行了深入讨论。韩素音原名周光瑚,其父周映彤生于郫县,郫县望丛祠附近曾建  相似文献   
95.
孟红  许兴达 《党史纵览》2013,(12):13-16
作为一代伟人,毛泽东是既心怀天下,又情系家乡。他对故乡的爱表现在各个方面。单就他为家乡诸多学校如“湖南大学”、“湘潭大学”、“东山学校”、“韶山学校”、“湖南农学院”亲笔题名的举动.便充分体现出毛泽东对生养自己的那方热土的眷恋.体现出他热爱故乡和对故乡“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浓郁情感。  相似文献   
96.
《福建理论学习》2011,(5):F0004-F0004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专科层次全13制工科类高职院校,位于湄洲湾港口城市——莆田。学院规划用地1000亩,现占地535亩,在校生6000多人,教职13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中级职称教师83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1人。  相似文献   
97.
故乡明月     
<正>一轮明月,悠然悬挂于辽阔的天幕,朗照着天幕下那一片广袤的原野。一座村庄,囫囵儿淹没在无边的月光里,静美得像一幅古典的画:简约,朴素,朦胧,悠远……这是定格于儿时记忆里的故乡明月。它在光阴里沉淀,在岁月里珍藏……  相似文献   
98.
通过团场职工群众的共同努力,"昔日荒漠绝飞鸟"的二师二二三团已经变成了一个美丽、和谐、生态的幸福家园。七年前,听说团场职工生活富裕了,怀着对第二故乡的思念,邱锦高和老伴从苏州回到了团场,这一回来,他们就不走了,因为二二三团——天蓝、镇美、人幸福。"二二三团是一个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的地方。亲眼看见  相似文献   
99.
龙年牛日,我出生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缅边境的一个叫南段的拉祜山寨。按拉祜族的习俗,我有了第一个名字:扎努。读书那年,老师给我取了一个学名后就有了两个名字。从1971年六岁半父亲带我走进小学校门至今,转眼间已经整整30个春秋。30年来,拉祜山乡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通了公路,昔日的黄牛运输队永远成了历史,人们的身上再也找不到我童年穿过的那种自己织染的土布衣服,草房渐渐减少,甚至逐渐成为人们的记忆,学校也由低矮的草房成为那里最漂亮的房子,读书的拉祜族子女越来越多……在党和国家的扶持和培养下,我顺利读完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成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拉祜儿子。我为生长、生活和工作在日益发展的国度而幸福、自豪。  相似文献   
100.
为纪念徐向前诞辰 10 0周年暨中国共产党诞生 80周年 ,2 0 0 1年 5月 2 4日上午 ,中共山西省忻州市委在徐向前的故乡——五台县东冶镇举行了隆重的纪念集会。数万人潮水般地涌向会场 ,缅怀徐向前元帅功勋卓著、公正廉洁的一生。百年岁月 ,百年沧桑 ,徐向前元帅轶事是这里老百姓最爱听的传说。1 2A据五台县东冶镇原党委副书记、 6 8岁的朱成文介绍 ,徐向前故居作为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自 1992年开放以来 ,他在这里负责接待工作近 10年 ,有过 10余万人来这里参观。而使他感受最深的是 ,其中有 2 0 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