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12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935年1月29日下午1时,因叛徒出卖,方志敏在怀玉山区被捕,在狱中被关押了192天后,于同年8月6日在南昌下沙窝慷慨就义,年仅36岁。被关押期间,他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不朽著作,共约14万字。在著述中,他称自己是知识分子,总共在学校读了11年书,曾经两次被学校开除。因要求撤换"饭桶教师"、开除"腐败校长"而被开除  相似文献   
12.
饶漱石,又名石泉、守愚,1903年11月20日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钟岭乡环洲饶村一个贫苦教师家庭。3岁丧母,后过继给寡居的婶母,9岁时进入父亲饶思诚执教的临汝高等小学堂读书。小学毕业后,考入南昌有名的私立中学——心远中学。心远中学是当时全国最  相似文献   
13.
何明星 《南风窗》2010,(21):90-91
这个美国家族的四代人,自1868年间开始与中国正式发生关系,直至2003年中国书刊社被收购,已经走过了136年,大约一个半世纪,"传教士"、"教会学校"、"共产主义"、"红色书店"等成为这一个半世纪中间不同历史时期的标签。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艺术设计教育经过千年的发展,已经不适应近代的教育发展和社会需求,德上艺下的社会观念严重约束了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封建末世,科技、艺术的一俱没落,使作为二者结合体的艺术设计教育难展生机,中国传统艺术设计教育在自我砥砺的过程中,适逢西风东渐的冲击,西人工致价廉的器物如"棒吓"雷击,不得不让国人猛惊醒于西洋艺术设计教育的发达,伴随被动接受之后的,是主动的学习,中国艺术设计教育近代化的前奏由此奏响。  相似文献   
15.
岳秀芝 《传承》2011,(9):72-73
近代以来,西方传教士怀着极大的宗教热情来到广西,但却面临着重重的传教阻力。为了更好地传播宗教思想,吸引更多人的加入,他们创办了教会学校。探析民国时期广西天主教教会学校的办学缘由、创办情况、及对其认识进行初步探讨,对广西教会学校史的研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洪厚情  江英  宋春玲 《学理论》2010,(23):234-235
透过外国传教士在九江办学的大量史实和教会学校在九江办学沿革的轨迹,阐明教会学校的创办背景、演变进程及其特质,廓清传教士创办学校的本意,力求公正、如实地评价教会学校对推动区域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一次电视访谈,杨澜采访诺贝尔物理将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出生在河南农村,10岁前从没读过书,就在家里放羊、养猪。10岁的时候他姐姐找到一个在教会学校读书的机会,就想让弟弟到香港去读书,而他父亲对独子要远行不大愿意,他妈妈却非常坚定地要送儿子去读书,这一走成了他与父母的永别——父母在后来的大饥荒里都活活饿死了。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60年代中期,洋务派在实践中认识到西学之根本在于算学,于是奏请在京师同文馆增设天文算学馆,由此引发了洋务派与顽固派在教学西学问题上的激烈争论。与此同时,通商口岸城市的教会学校开设英语课程、打算用英语教学西学,这一举措随即引起传教士就教会学校英语教学对传播基督教教义的作用展开了全面的争论。比较这两次争论,相同的是争论的内容都是用什么媒介教学西学;呈现南北之争的趋势。不同的是争论持续的时间长短悬殊;争论动机不一;争论分别具有妥协性和非宗派性;争论的结果不同。前一争论对后一争论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国民政府行政院重庆旧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36号重庆市委机关大院8号楼。国民政府行政院是依据1928年10月3日通过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设立的,居五院(行政院、立法院、司法院、监察院、考试院)之首,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抗战期间,国民政府内迁重庆,征借教会学校——明诚中学的办公室和医务室作为国民政府行政院的办公之地。迁渝后,面对财政收入剧减、外援几乎断绝、大后方人满为患等窘境,国民政府行政院根据1938年3月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抗战建国纲领》和《非常时期经济方案》的要求,确定建立"以国防为中心"的战时经济  相似文献   
20.
钱崝泉,1895年出生于江苏江阴县一个农民家庭。少时家境贫寒无力上学,但他求知若渴,被私塾先生准许破格入学,后又经人推荐到教会学校免膳食费读书。1912年春,钱泉到励实中学学习,后因看透教会学校的伪善面目而愤然离校。1914年,他考人江苏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今无锡师范)。就读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开阔视野,充实社会知识,革命觉悟开始萌芽。1916年毕业后,在江阴、丹阳等地任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