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95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47篇
各国政治   104篇
工人农民   212篇
世界政治   37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7篇
法律   1938篇
中国共产党   5421篇
中国政治   5476篇
政治理论   3148篇
综合类   5834篇
  2024年   109篇
  2023年   388篇
  2022年   484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338篇
  2019年   313篇
  2018年   110篇
  2017年   217篇
  2016年   279篇
  2015年   733篇
  2014年   1555篇
  2013年   1570篇
  2012年   1877篇
  2011年   1771篇
  2010年   2016篇
  2009年   1956篇
  2008年   1806篇
  2007年   1413篇
  2006年   1270篇
  2005年   951篇
  2004年   705篇
  2003年   645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478篇
  2000年   371篇
  1999年   119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61.
《学习月刊》2011,(24):162-F0004
武汉体育学院是由国家体育总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以体育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高校,现拥有马家庄校区(校本部)和藏龙岛校区(分校)两个校区,设有8院2系3部2校等15个教学单位。  相似文献   
962.
963.
王学亮 《党史纵横》2011,(12):42-44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悍然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就在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不久的10月初至11月中旬期间,也就在短短的40多天里,时任国民党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的卫立煌将军,同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周恩来,在山西抗日前线,有过三次重要的会见。这三次会见,使卫立煌有幸聆听了周恩来许多有益的教诲,受到很大启发,成为他一生中思想转变的关键。它对于卫立煌后来坚持不断抗战,成为抗日名将,从蒋介石的"五虎上将"逐渐转变立场,认清国民党蒋介石的反动本质,拥护新中国,  相似文献   
964.
孙中华 《湘潮》2011,(8):9-13
刘少奇历来重视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和培养,对创办学校和举办培训班总有一种难以释怀的情结。虽然敌后抗日根据地物资极度匮乏,教学场地极其简陋,工作任务异常繁重,但是刘少奇从1939年到1942年的短短4年时间里,想尽一切办法,先后举办了山西党训班、豫西省委党员干部培训班和竹沟训练班,  相似文献   
965.
966.
毛英琴  杨升祥 《党课》2011,(15):22-32
教学对象:普通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员对我们党在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相似文献   
967.
王惠平  李明志 《党课》2011,(23):55-57
一堂党课的成功可能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的“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是指教师以问题为导向来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68.
民主社会主义瑞典模式的形成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近代以来瑞典社会结构的变迁与资本主义自由市场制度的失效是瑞典模式形成的社会基础;便利的地缘条件与始终如一的中立外交政策是瑞典模式形成的国际环境因素;民主社会主义与西方经济学理论是瑞典模式形成的理论基础;政治妥协与阶级合作的文化价值观是瑞典模式形成的文化根基;温和型的政党制度与三足鼎立的社会阶层结构是瑞典模式形成的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969.
胡耀桢 《现代领导》2011,(11):35-35
河南省濮阳市油田第三高中围绕“弘扬校风学风、立足建功成才、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总体目标,以实施校党总支“核心工程”等“八大工程”为载体.全方位推进创先争优。  相似文献   
970.
基于知识生成与转化的“思维-行为”模型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芳华  赵国杰 《求索》2011,(5):125-127
基于过程哲学、生态学与发生心理学,本文旨在确立研究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的新方向,探讨建构适应中国语境的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的理论基础。为此,我们首先建立了基于物质场、思维场、精神场的大脑场物质运动的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模型与波普"三个世界"理论之间的联系,论证了从内在机理研究知识生成转化过程的科学性与可能性。然后,基于科学知识发现与扩散的历史建构描述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之内在心理即思维流,与外显活动即行为的模型,给出知识生成与转化过程的新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