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7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66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3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45篇
法律   41篇
中国共产党   213篇
中国政治   949篇
政治理论   80篇
综合类   1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205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32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5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89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31.
语言是构成民族共同体诸要素中相对比较稳定的因素,是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的文化标志之一。广西京族有自己的语言,这种语言不仅跟它的同源民族、隔海相望的越南京族密切相关,而且与本国的汉语环境朝夕相伴,并随着中国广西和越南的经济贸易的发展而变化,构成了一种有趣的文化交流现象,值得为之探讨。一、广西京族语言概况广西京族现主要居住在广西东兴市江平镇的滨海村落和岛屿上,约2万人(2004年统计),其实,近几代系“正宗”的京族只有大约1万人。此外,还有少量京族人散居在江山、那梭、防城等乡镇和县城。京族有自己的语言。京语曾经是京族人…  相似文献   
632.
勇者的航程     
台湾航海家刘宁生应上海古籍出版社邀请于3月4日至3月13日来沪进行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633.
倪元 《友声》2006,(3):25-25
应友好城市英国贝利市邀请,山西大同摄影作品于2006年2月18日起在贝利市艺术馆展出。这是2005年8月英国贝利市的摄影作品在大同市展出后,大同摄影作品对贝利市的回访展出,这项活动对两个友好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此次展览是由大同市对外友协与大同市摄影家协会联合举办的。展出的《云岗大佛》、《乡村娶亲》、《大同得胜堡》、《丰收》、《矿山情歌》、《桑干日出》等优秀摄影作品65幅,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大同悠久的历史文化,秀丽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旅游景点,淳朴的风土人情。开展以来,吸引了大批贝利市民前往参观。山西大同摄…  相似文献   
634.
林萍 《两岸关系》2006,(9):34-36
大力促进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拓展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是构建和平稳定两岸关系的重要内容。入夏以来,大陆各地、各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增进两岸同胞情感,深受台湾同胞喜爱的交流活动,包括文化之旅、夏令营、交流周等等,形式多样,异彩纷呈。本期特选发一组反映各地交流动态的文章、图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35.
杨茂林 《前进》2003,(7):37-38
人类文明演进中,人们的交往归根结底是文化的交往。文化对话是人类交往的重要内容和形式,它是通过理智思考和交流活动对人类发展做出回应、并积极促进不同文化间的更好理解、以推动产生互利结果的过程,体现了人类对自身文化发展的理性关怀。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同志在《关于晋文化研究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要用中国乃至世界的眼光看待晋文化,“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把晋文化的发展同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紧密联系,以更开放的眼光瞄准人类文化发展的最前沿,广泛汲取其先进的思想观念和知识成果,借鉴其科学的思维方…  相似文献   
636.
袁志英 《德国研究》2004,19(1):46-51
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从晚明到清康熙之间在华生活四十多年,曾被任命钦天监的监正,后又险遭凌迟处死.康熙独掌朝纲后亲自为其平反昭雪.汤若望是中德之间、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一座桥梁,从他身上折射出一幅东西方文化相互碰撞和交融的五彩画卷,<在上苍的阴影下>则是一部以汤若望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在德国出版后一时好评如潮,掀起汤若望热.  相似文献   
637.
2005年的金秋,在文化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等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豫台文化交流活动在北京成功举行。此次活动充分展示了近年来豫台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可喜景象与丰硕成果,赢得了首都观众和文化界、理论界的高度评价。称赞此活动是继连宋大陆行之后,倍受关注的“亲情演绎”和独具特色的豫台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638.
众所周知,在18世纪上半叶的法国,几乎无人不关注中国,文人学者尤其如此.从总体上看,对中国的热烈颂扬是舆论的主流,但是,基于不同原因而贬斥中国的也不乏其人.后人将持两种不同中国观的人分别称为颂华派(sinophiles)和贬华派(sinophobes),他们在有关中国的一系列问题上意见相左.在热烈颂扬中国的思想家们看来,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政制优良,国富民强,在很多方面都堪称欧洲国家的楷模,欧洲国家应该向中国学习.贬华派则与颂华派针锋相对,揭露中国的阴暗面,从各个角度贬斥中国.双方激烈交锋,大有水火不相容之势,以致有人认为,呈现在18世纪法国人面前的不是一个中国,而是两个中国.  相似文献   
639.
香港回归的伟大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为一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划上句号,更重要的还在于开启了一个新的未来,中国重新开始了国土统一、资源整合、力量凝聚的历史进程,它标志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640.
曹弘 《海内与海外》2003,(12):38-39
很久以前,腾冲便流传着“好座腾越州,十山九无头”(意为在腾冲境内的90多座山,均为空腹无顶的火山群遗迹)的民谣。在遥远而漫长的岁月里,经过地球整合过程的剧烈碰撞,被腾冲人喻为“母亲”的高黎贡神山,从此便高高地耸立在滇西。腾冲,由此而拥有了世界和中国最密集的火山群和地热温泉群;拥有了“物种基因库”和“天然植物园”的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同时也造成了国家级的北海湿地保护区等神奇绝妙的自然景观。滇西腾冲,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天公赋予了腾冲融自然奇观和悠久灿烂的历史文明于一体,可谓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史料载,早在新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