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832篇
  免费   339篇
  国内免费   242篇
各国政治   793篇
工人农民   736篇
世界政治   170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13篇
法律   6272篇
中国共产党   22781篇
中国政治   31123篇
政治理论   7593篇
综合类   11897篇
  2024年   147篇
  2023年   803篇
  2022年   618篇
  2021年   745篇
  2020年   1023篇
  2019年   788篇
  2018年   387篇
  2017年   750篇
  2016年   1217篇
  2015年   2442篇
  2014年   7128篇
  2013年   7058篇
  2012年   9653篇
  2011年   7769篇
  2010年   6725篇
  2009年   6613篇
  2008年   6796篇
  2007年   5419篇
  2006年   4704篇
  2005年   3253篇
  2004年   2865篇
  2003年   2546篇
  2002年   1949篇
  2001年   1494篇
  2000年   1087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32.
徐斌  陈阳波 《人民论坛》2020,(14):133-135
红色资源是我们感受、传承、发扬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发挥红色文化鼓舞人、激励人、启迪人的作用,要充分挖掘、深入阐释、活化利用好红色资源,让人们真正"有心学""有法学"。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传统、传播红色文化,不仅要永葆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为民本色、精神底色,也要重视民间力量和社会力量,引导其参与红色资源保护,让红色传统在历史中生成,在时代中延续;在守正中创新,在变革中发展。  相似文献   
33.
公共性是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基础和动力,主要包括乡村文化治理实现公共利益的本质规定、依托公共空间的场域载体、嵌入公共权力的过程驱动和培育公共精神的目标结果等多个方面。乡村文化治理始终体现公共性是治理的理想状态,现实中却真实存在公共议题失语、场域空间萎缩、行政伦理失范、公共精神淡化等公共性缺失困境,乡村文化治理效能大打折扣。在乡村振兴背景下,需通过形成社会组织、整合文化资源、完善民主制度、培育现代政治文化等多重途径,优化乡村文化治理元素和结构,实现乡村文化治理的公共性“再造”。  相似文献   
34.
35.
谁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人?红了2000多年的孔子当仁不让。不但在中国,孔子在西方亦是"圈粉"无数。在东西方文化的对话中,儒学对西方社会有过什么影响,对当今社会又有何现实意义?孔子是如何走进西方人视野的呢?"你可知道孔子怎么说"西方出版的《100个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中,孔子排名第五。美国人评选出的世界十大思想家中,孔子位居首位。  相似文献   
36.
37.
38.
"多难兴邦"是民族祖先治国安邦的重要理念,其意是说,遭遇灾难,可以激励人们奋发图强,化难为福,使国家再度振兴。这一辉煌理念,在我国古代典籍中,时有透露,影响极其深远。它不仅在历史上曾广泛激励中华儿女不断推动本民族走向文明进步,而且到了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现实价值。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自然灾害,给我国人民的生命与健康及社会的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劫难。面对这一劫难,有许多工作需要去做,其中最关键一项,就是汲取历史经验,拿起祖先留下的"多难兴邦"思想武器,促进国民"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顽强拼搏,英勇奋斗,以便彻底扫除疫魔,重整家园,最终推进小康社会理想的全面实现。  相似文献   
39.
王亚 《今日浙江》2021,(2):46-47
文化,化人于无形,润心于无声一步一景,法治文化阵地为之江大地妆点浓浓法治韵味;一-笔一画,法治文创作品为传统文化增添法治新意;一歌一舞,多元法治宣传形式营造缤纷法治氛围……“七五”普法以来,随着法治浙江建设的不断深入,法治文化以更多的形式浸润到浙江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化为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展现出广泛影响力和推动力。  相似文献   
40.
贵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545个中国传统村落,213个中国民族特色村寨,蕴藏着最有特色的民族建筑、最多彩的民族歌舞、最绚丽的民族服饰以及宁静的乡土生活,成为贵州发展乡村旅游的坚实基础。随着贵州交通的跨越式发展,乡村旅游被推进大众的视野,并在旅游复苏、经济高质量发展中曰益增长,彰显出独特地位。可以说,乡村旅游的一头是传统生活,一头是现代文明,如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将两者兼容并蓄,本刊特邀请嘉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