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756篇
中国政治   171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留学苏联的高干子女4821(即1948年中央选派21名中央领导人和烈士子女留学苏联的别称)每年欢聚一次,他们一起回忆当年中央的那个英明决定:在解放前,派他们去苏联,并指明不学军事、政治,只学经济、工业,为建国做准备。学成回国后,4821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担当重任,大都成了各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领军人物。当然也有个别例外,高岗之子高毅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62.
黄永胜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著名战将,为中国革命立过功。他的人生也曾经辉煌过。但是,他在“文化大革命”中却成为林彪集团的主要成员之一。随着林彪集团的覆灭,黄永胜这个曾经为中国革命立过功的人,最终成为阶下之囚。那么,黄永胜走了一条什么样的人生之路呢?  相似文献   
163.
洪涛 《世纪风采》2008,(4):42-42
往事如烟,一晃41年过去了,曾和开国上将许世友聊天的经历,至今仍历历在目。 1967年盛夏,正是“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的非常岁月,“打倒许大马棒”、“揪军内一小撮”的大字报贴满了南京的大街小巷。  相似文献   
164.
商汉 《党建文汇》2009,(4):40-40
“五七”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时“改造”干部的场所。那么,“五七”干校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似文献   
165.
据我国的媒体报道,不久前通钢发生了喋血事件:通钢总经理在群体事件中不幸身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通钢在重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顾及群众的切身利益。我国其他地区所发生的群体事件,也多是群众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利益诉求长期被漠视而导致。我认为,群体事件接二连三地突发,除了这个最根本的经济原因之外,还和人们的意识有关。任何一个人,不论是群众还是领导者,做任何一件事,处理任何一个问题,不仅要有自主意识,而且还要具有公民意识,才能  相似文献   
166.
余玮 《党史文汇》2008,(7):12-17
最后一个军礼,敬给了长期生死与共的老战友 1975年1月13日至17日,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朱德主持了开幕式。周恩来带着重病在会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重新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并决定以周恩来、邓小平为核心的国务院领导人选,使经受了多年“文化大革命”磨难的人民心中又燃起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67.
程世清,1918年生,河南新县人,解放后曾任军委装甲兵干部部部长、政治部主任、第26军政委、福州军区副政委兼江西省军区第一政委、江西省委书记、江西省革委会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文化大革命”中,他是一系列重大事件的见证人:1970年庐山会议期间,他曾斡旋于毛泽东与林彪之间;“九·一三”事件之前,他曾向毛泽东报告“林彪可能要逃跑”。他因“上了贼船”受到审查和逮捕,而后又被免予起诉,在孤独和落寞中度过了晚年,2008年4月29日病逝。  相似文献   
168.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开展了一场以“反修防修反复辟”为宗旨的政治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运动中,毛泽东与刘少奇的关系一波三折,时而配合默契,时而激烈冲突,最终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相似文献   
169.
文革初,我在重庆日报社担任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重庆市委工作组组长,直接见证了一些当时发生于《重庆日报》,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事件。时隔几十年后,选撷其中较典型的几件事呈给读者,让大家更清楚地看到极左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荒谬。  相似文献   
170.
13.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六大.对党章先后作了哪些重要修改?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在彻底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前提下,对党的十一大制定的党章进行了根本性的修改,重新制定了一部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原则和中国共产党党情的党章。这部党章在总纲中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指导思想,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党的总任务,对党在国家生活中如何正确地发挥领导作用,都作了科学规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