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3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2篇
法律   27篇
中国共产党   756篇
中国政治   171篇
政治理论   62篇
综合类   3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76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31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27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966年在中国爆发的“文化大革命”,让远在瑞士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著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先生颇感疑惑,他急切盼望重访中国以了解中国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82.
万建强 《党建文汇》2002,(16):32-32
文化大革命”初期,在林彪、江青的煽动下;红卫兵运动迅猛发展。运动最初是破除“四旧”(即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随后发民用工业为抄家、打人、砸物。无数珍贵的文化典籍付之一炬,大量国家文物遭受洗翅,许多党的高级干部、知识分子、民主人士遭到批半,社会秩序和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在革命圣地井冈山就上演了一出红兵大大闹井冈山的荒诞剧。  相似文献   
183.
江飞 《党史文苑》2003,(3):36-37
毛泽东检阅红卫兵 没有红卫兵运动,就不会有延绵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离开了毛泽东的支持,就不会有一度“如火如荼”的红卫兵运动。 1966年5月29日,清华附中的学生秘密成立了一个名叫“红卫兵”的组织,寓意为保卫红色政权的卫兵。六七月间,清华附中的红卫兵先后张贴出一论二论三论“无产阶级革命造反精神万岁”等三张大字报,表示“造反有理”,要一反到底。8月1日,毛泽东写信支持清华附中红卫兵。从8月18日到11月26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广场先后八次检阅红卫兵达1100万人次。检阅中,天安门广场人海如潮,红卫兵小将们狂热无比。人人都双手举过头顶,向着毛主席欢呼着,跳跃着,许多人把手掌都  相似文献   
184.
一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 ,这场急风暴雨几乎“涤荡”了中国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和所有角落 ,历来被人视为神圣的科学领域同样也未能幸免于难。可以说 ,“文革”也是一场反对科学 ,并对之进行“革命”的运动。但要全面地考查“文革”中的科学 ,将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任务 ,且在短期内 ,仍缺少必要的条件和基础。但是 ,透过刊物这种科学交流的媒介 ,也可以部分地反映出科学工作和科学界的状况。在“文革”中(甚至在更长的时段) ,科学被明显地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了 ,而这一点正是本文所更加关心的。就反映“文革”期间这种对科学的政治化和…  相似文献   
185.
文化大革命”之初,鉴于一些地方党政机关已不能正常运转,为及时了解情况及动态,毛泽东主席在一次中央常委会上提出,选派一批记者以解放军报记者的名义,赴各地为中央调查了解情况。于是解放军总政治部和新华社就选调了新华社驻空军、海军及北京、广州、福州、南京、济南、成都  相似文献   
186.
霞飞 《党史博采》2006,(12):17-21
纪登奎,一个既无赫赫战功,又无白区、边区领导工作经历的“老八路”,却在建国初期就担任了许昌地委书记的高职。他卓越的领导和工作能力在得到毛主席的充分肯定后,政治生命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也为他在“文革”初期仅被打倒半年便复出而且进入中央政治局埋下了伏笔;作为掺进去的“沙子”,他在军委办事组坚定地执行着毛主席的指示;进入中央,他的正义和谨慎,让“四人帮”必欲致其死地而后快。在辞去领导职务后,仍在为祖国的发展发挥着余热。  相似文献   
187.
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李德仁院士用他的亲身经历告诉年轻的朋友们  相似文献   
188.
一、从夏衍坐牢8年半说起20年代后期,周恩来秘密进入上海,主持党的实际工作。在此期间通过潘汉年(第一任文委书记)了解到夏衍(沈端先)的情况。以后布置过几件重要任务(包括由夏衍代替周恩来和中共秘密党员杨度的单线联系)。但是第一次见面,还是在1937年全国抗战的前夕。夏衍从事文艺工作,后来从事新闻和文化方面的统战工作,都是间接、直接地接受周恩来的命令。在几次重大的转折时期,一次是1938年从电影戏剧领域转向新闻、文化的统战工作;其次是40年代初奉命到港澳开展工作;第三次是从香港返重庆时协助周恩来担任…  相似文献   
189.
知识问答     
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章,始终把制定和完善党章、学习和贯彻党章作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坚持不懈地加以推进。”早在党的一大上,我们党就通过了含有章程性质的文件《第一个纲领》。党的二大通过了《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标志着我们党章发展历史的开端。从那时起直到党的十六大,其间共产生过15部党章。这些党章,除九大、十大党章是在“文化大革命”那种非常特殊的、非正常的条件下产生外,总的来说,都在我们党的发展历史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0.
冯都  罗婷 《党史文苑》2003,(4):10-14
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年代,“庄稼专家”陈永贵从大寨走进中南海,毛泽东把他作为“新鲜血液”注入中国政坛,并将他逐步推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之高位。他的发迹史打着深刻的时代烙印,但他的飞黄腾达并没有改变他传统农民真诚纯朴的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