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697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227篇
各国政治   735篇
工人农民   752篇
世界政治   154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56篇
法律   5527篇
中国共产党   21507篇
中国政治   29435篇
政治理论   7113篇
综合类   11234篇
  2024年   139篇
  2023年   772篇
  2022年   593篇
  2021年   690篇
  2020年   936篇
  2019年   731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700篇
  2016年   1128篇
  2015年   2273篇
  2014年   6584篇
  2013年   6656篇
  2012年   9141篇
  2011年   7095篇
  2010年   6214篇
  2009年   6153篇
  2008年   6350篇
  2007年   5073篇
  2006年   4375篇
  2005年   3107篇
  2004年   2836篇
  2003年   2514篇
  2002年   1827篇
  2001年   1430篇
  2000年   1100篇
  1999年   202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47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作为一项极为重要的战略任务。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建设先进文化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2.
美国应急协调体系包括契约协调、文化协调、经济协调和信息协调等机制,反映了民众对自由、平等、追求物质利益、诚信守约的商业道德、重视基本权利等社会基本价值观的认同。应急协调体系反映社会价值观认同的主要根源在于美国社会共同的文化宗教背景,以及共同的社会发展环境,其中共同的基督教文化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3.
黄辉  赵嵩 《公安学刊》2006,(2):52-55
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过程,必然是法治之路,需要法的理性之治。法的理性之治,是民主政治国家的最高追求。文化建设的理性与法治的理性具有同一性。在现时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推进“法治浙江”建设,必须树立法治理性的观念,运用富于理性又切合国情省情的法治手段,推动文化建设切实走上法治之路。  相似文献   
94.
企业文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祥华 《青年论坛》2006,(4):114-117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急功近利、形式主义严重、内在动力缺乏等困境,现状不容乐观。有效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必须以创新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向,形成崇尚创新的价值观。为此,要着力搞好观念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文化创新,并根据企业的外部客观环境和内部现实条件,形成企业的共性文化和个性文化。  相似文献   
95.
周洪涛  刘华 《法学论坛》2006,21(4):78-81
知识产权文化是知识产权制度的积淀和升华,对知识产权制度运行中各种主体的利益冲突具有潜在的协调和平衡作用。知识产权文化与和谐社会具有共同的经济理性,而且其协调和平衡的社会功能与和谐社会追求的终极目标不谋而合,因而知识产权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6.
97.
网络文化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瑞煜 《青年论坛》2003,(6):120-121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也日益深刻。针对网络文化的特点及其两面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水平 ,及时构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重视网络文化的建设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上管理 ,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8.
美在家庭     
《中国妇运》2003,(4):20-21
家庭是妇联组织的传统工作领域,家庭美德建设是妇联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颁布后,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倡导社会主义时代新风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支持。本期刊登的“洒向人间都是爱”,重点展示“八大”以来,各地妇联以家庭为阵地,以精品活动为载体,适应形势发展,把握时代脉搏,从党政所急、社会关注和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家庭道德教育和家庭道德实践活动的情况及成效,实践证明,家庭美德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欢迎。  相似文献   
99.
乔卫东 《前进》2003,(2):35-37
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许多方面的因素,如市场控制因素、金融支持因素、文化产业人才因素等,但文化品牌因素在其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品牌效应是市场经济一般规律中非常重要的基本要素,在文化产业中品牌效应更体现出举足轻重的地位。从现代商品的角度讲,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值已经远远超出了商品本身所具有的价形成一种心理取向,随即会变成一种特有的文化符号,形成特定的文化品牌。这种文化品牌的意义在于消费者会自觉地把品牌与产品联系在一起,产生特有的消费行为,就好像人们提到迪斯尼就会想到动画片,提到…  相似文献   
100.
常士訚 《政策》2003,(11):30-31
公民道德建设和其他政治建设是相辅相承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互动的。在当代中国,加强党的建设、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各项法律规章制度、进行政策创新、加强思想文化建设,所有这些都将有助于公民道德建设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公民是国家最基本的构成单位,整个公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政治建设的进行。公民道德建设与政治建设二者之间构成了一种非常复杂的关系。本文主要从政治建设的角度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