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07篇
中国政治   152篇
政治理论   16篇
综合类   2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正>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边缘,天山支脉秋力塔格山下,当地的维吾尔族兄弟把这个地方叫"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在这么荒凉的地方有一个被中央文明委三次授予"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的连队,再传喜讯,农二师二十九团十六连连长任伟平被评为兵团劳动模范。走进十六连,时常可以见到一位中等身材、头发斑白、身着灰土色布  相似文献   
92.
自去年年初我刊开办“文明单位凤采展示”专栏以来,编辑部收到大量各地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者的来电、来稿,他们在精心组稿、供稿的同时,还建议我刊今年依然保留此栏目,以详细报道、宣传受表彰的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经验,供大家学习、分享,不断提升自己的创建水平。  相似文献   
93.
一排排整洁的红砖瓦房,一条条干净平坦的柏油马路,一辆辆出出进进奔跑的车辆,一棵棵绿树环抱着美丽的家园,一个个喜笑颜开忙碌的山里人……这就是倍受县乡政府高度表扬和赞誉的文明村——百益乡武郊村。  相似文献   
94.
《精神文明导刊》2010,(11):F0002-F0002
自去年年初我刊开办“文明单位风采展示”专栏以来,编辑部收到大量各地热心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者的来电、来稿,他们在精心组稿、供稿的同时,还建议我刊今年依然保留此栏目,以详细报道、宣传受表彰的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行业、文明风景旅游区的创建经验,供大家学习、分享,不断提升自己的创建水平。  相似文献   
95.
松滋市刘家场镇三堰淌村原是一个贫穷山村,在党总支书记刘治富带领下,干部村民齐心合力,打造山乡园林,大打矿山之仗,走“矿业兴村、产业富民”的发展道路,实施“建设秀美山村,构建文明新村”发展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96.
罗毅 《湖北宣传》2006,(8):20-21
兴山县自2002年因三峡工程整体搬迁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县城文明创建工作,探索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2003年新县城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2004年新县城获“国家卫生城镇”光荣称号,2005年新县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02-004年度“湖北省文明城市”称号,还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称号,2006年8月新县城又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镇”的复核验收。  相似文献   
97.
刘丰  隋洋 《奋斗》2010,(7):52-53
##正##开着车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大用镇沈八村的通乡公路上行驶,你会惊讶地发现,通过实施"求富、求乐、求知、求美、求技"示范村创建工程,如今农村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道路整洁,房屋宽敞"。与之相应的是"跳起来、唱起来、美起来、乐起来、亮起来"的村民和谐生活新场景。"村社共建、一体发展"为示范村建设注入强心剂创新中求发展、创新中求生存。沈八村就是这样的一个创新村。它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抓住了省级  相似文献   
98.
建设富裕、美丽、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小强 《群众》2010,(1):48-49
<正>古柏镇毗邻高淳新区,全镇总面积50.62平方公里,辖15个行政村,35567人。近年来,我镇在发展农村经济、整治农村环境、推进民主管理上,坚持"三管齐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培育形成了武家嘴村、江张村等新农村建设典型,  相似文献   
99.
姹紫嫣红春烂漫。走进内乡县灌涨镇杨岗村,扑入眼帘的是道路宽阔、楼房成排、乔木翠绿、街灯成行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画面。2009年11月,杨岗村被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村镇”称号。  相似文献   
100.
《今日浙江》2006,(8):64-65
在闻名世界的中国义乌国际商贸城南部,有一个被誉为“千年古镇、百年商埠、佛教圣地”的古镇——佛堂镇。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异军突起,两个文明建设大步迈进,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文明观念深入人心。2005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6.1亿元,工农业总产值达56亿元,实现处贸出口额4.4亿元。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达6.6亿元,财政税收创1.68亿元,城乡居民纯收入达6067元,三产比例为10.8;77.8;11.4。2003年被命名为省文明镇、2005年被授予国家文明村镇荣誉称号。古镇面貌巨变为建设好这座浙中古镇,近年来,佛堂镇围绕“产业新城、文化名镇、人居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