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6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3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1篇
法律   230篇
中国共产党   155篇
中国政治   428篇
政治理论   119篇
综合类   18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40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73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118篇
  2011年   11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97篇
  2008年   90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文学翻译因其涉及的文本特点,有别于其他文体的翻译。理论界普遍认为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这个再创造者无疑就是译者,他是文学文本由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实现者。在这一转换中,他的主体性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的发挥直接影响到译品的质量。  相似文献   
902.
马克思一生并没有专门论述民主的文章和专著,而是将有关民主的观点渗透在众多其他理论中。通过对马克思经典文本的研究,从马克思民主思想的本体论、人民民主实现论及民主制度论三个方面完整、准确地还原出马克思的民主思想体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903.
进入新世纪以来,学界对八二宪法的研究多将侧重点放到其文本结构、规范条款和制度意涵等方面,以“规范主义”(规范宪法学)为基本方法论。然而,最近两年政治宪法学“异军突起”,制宪权、人民主权、政治决断等概念接踵进入宪法学研究视域,如果说规范宪法学是对教条化、意识形态化的传统政治宪法学的一次“反动”,新近兴起的政治宪法学则是对这一“反动”的“再反动”。政治宪法学虽比规范宪法学表现出更多的哲学维度和文化自觉(主体性)意识,但其分析力度还远远不够,为达固强补弱之目的,笔者提出一种“中道”、“实践”和“通变”的政治哲学观,作为重新审视八二宪法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904.
宪法文本是一种价值与规范体系,其存在形式表现为文本之上、文本之下、文本之内、文本之外,构成完整的价值与规则体系.“82宪法”体现了让社会治理回归制度理性、弘扬人性旗帜的目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民众权利保护诉求的积极回应和满足,是对人的尊严、制度理性的恢复与塑造,30年来中国社会的转型是通过宪法实现的.我们要肯定宪法的正当性、合法性,尊重宪法文本,坚持宪法的基本立场,从文本出发思考、解释与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宪法问题.在未来的社会治理中,应当保障宪法的规范效力,以我国宪法文本为基础,建构解决我国问题的解释技术、解释程序、解释理论,关注实践中的宪法问题,突出宪法的调整功能与社会问题的宪法化,在宪法与社会的互动中实现社会治理方式的法治化.  相似文献   
905.
陈甦 《法学研究》2012,(2):3-19
在当前的司法解释形成过程中,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制度建构理念与方式,如过多地基于推理启动具体的司法解释形成过程,先创设"立法政策"然后顺此制定司法解释,试图通过司法解释实现社会利益一般调整却超越其本身的权限与能力等等。这些做法影响具体司法解释的制度生长趋向与内容选择,并导致司法解释的定位逾矩与功能紊乱。为完善司法解释形成机制以确保司法解释优化质量,须强调基于审判经验启动具体的司法解释的形成过程,以顺应立法政策作为具体司法解释的政策取向原则,以实现法律的技术完善作为具体司法解释的建构重心。  相似文献   
906.
本文以罗兰·巴特后期文本观以及乔纳森·卡勒对此文本观的批评为参照,就文本与审美以及文学性的关系展开考察.常见的误解是,随着文本概念的流行和“理论时代”的到来,文学性已成为本质主义的遗物;本文则力图展示,有关文本的深入探究必将回归文学性问题.这不是简单地回归审美,而是发掘文本自我反思的潜能并在新的意义上探求文学的具体性.  相似文献   
907.
中世纪罗马法学研究主要表现为对发现的罗马法之规范性法律文本的注释、研究,以及针对罗马法展开的教育与教学。而得以保留下来的罗马法文献逐渐演化成为中世纪罗马法复兴时期法律教育与教学的主要的权威文本,注释法学主要是注释法学家以罗马法文献为基础展开的解释、研究与教学。注释法学家使用的方法又是从中世纪经院哲学中学习与借鉴的方法,特别是同“旧逻辑” 密切相关。罗马法文献内容与经院哲学方法又是中世纪的学术组织进行法律教育的重要的基础与工 具。中世纪注释法学是由文献、方法与教育三位一体所构成的,彼此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因此, 法律教 义学之所以保有其活力或者韧性在于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所在。 体参审的视角下,很难证成陪审员相对于法官的裁决优势。现代认知科学和法律实证研究,反而指向 了陪审员的裁决缺陷。因此公众参与司法的理念与技术之间产生了悖论。但是司法程序中的陪审员 从来不是一个自然意义上的身份,而是一个制度建构的角色。陪审团制度以及成功的陪审制移植实 践,都通过一些技术性要素,塑造了集体评议和团体决策意义上的事实认定者,区别于法官的合议制 模式。陪审员的裁决优势正是源于这种制度建构。中国的陪审制改革应当在现有立法框架下,重构评 议程序和操作性规则,将人民陪审员塑造为优秀的事实认定者。  相似文献   
908.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卓有成效,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被成功接受的条件和方法问题,本文称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合理语境”,包括时代语境、文化语境、文本语境和教学语境。  相似文献   
909.
毛泽东修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法的文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为雄 《理论视野》2007,(11):28-30
毛泽东在把《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收编入《毛泽东选集》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修改成"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国内学界认为这是受制于国际政治环境,但没有给出直接的史料证据,同时忽略了毛泽东著作修改的具体过程。然而,毛泽东修改自己的著作遵循了精神生产的普遍规律,他不只是对一个提法的修改而是对著作的全面修改。我们从事理论宣传和学术研究宜以《毛泽东选集》中"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的规范提法为准。  相似文献   
910.
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及主体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吴丙新 《现代法学》2001,23(3):86-91
在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上 ,学术界存在主观说、客观说与折衷说的论争 ,本文通过对其主要观点的述评 ,从法律文本与立法原意的关系 ,客观说与罪刑法定的关系 ,刑法的安全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利益比较三方面论证了客观说的合理性 ,同时也对传统的客观说进行了修正。关于刑法解释的主体 ,本文从刑法解释的基本思想入手 ,结合现代刑法理论和司法实践 ,指出刑法解释的主体仅限于可作出规范性解释的最高人民法院和作出个案解释的各级审判委员会和法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