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74篇
  免费   227篇
  国内免费   97篇
各国政治   391篇
工人农民   192篇
世界政治   8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77篇
法律   2827篇
中国共产党   5766篇
中国政治   6735篇
政治理论   1967篇
综合类   3388篇
  2024年   205篇
  2023年   1059篇
  2022年   871篇
  2021年   1305篇
  2020年   799篇
  2019年   255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249篇
  2016年   389篇
  2015年   724篇
  2014年   1460篇
  2013年   1758篇
  2012年   2033篇
  2011年   1578篇
  2010年   1451篇
  2009年   1579篇
  2008年   1678篇
  2007年   1074篇
  2006年   820篇
  2005年   808篇
  2004年   553篇
  2003年   475篇
  2002年   591篇
  2001年   496篇
  2000年   323篇
  1999年   82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2021年,我国在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依托超大规模市场容量、完备的产业体系等有利条件,持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外资流入再创新高。这不仅有利于增强外资企业在华长期发展的信心,有利于外资企业深度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有利于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也有利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下一阶段,我国仍要毫不动摇地把持续扩大外资市场准入、引导外资更好融入新发展格局等工作做细做实。  相似文献   
992.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全面实施宪法的制度体系是由各个分工不同、面向不同,又互相协作、互相衔接的宪法实施制度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全面实施宪法的制度体系建设是在把握制度体系总轮廓的前提下,对各个子实施制度的协同推进。全面实施宪法的制度体系建设以中国式法治现代化为根本目标,以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为核心要义。通过立法实施宪法是制度体系建设的重要方式,宪法适用是制度体系建设的题中之义,宪法解释是制度体系建设的源头活水,监督实施是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保障,宪法遵守是制度体系建设的文化支撑。  相似文献   
993.
现代化的“中国样本”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有原则的实践,既具有独特优势,也面临特殊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既然是“中国式”的,就自然具有中国特质。理解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要精准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质。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互鉴性文明”“整体性文明”“竞合性文明”逻辑,超越“单一线性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多样性与“时空压缩”效应;超越“单向度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全面性与“协调发展”效应;超越“国强必霸论”,体现了现代化的和平性与“文明发展”效应。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不同:从发展进程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并联式”的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是“串联式”的现代化;从建设内容看,中国式现代化是坚持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现代化,是“五位一体”的现代化,而西方现代化特别是早期的现代化则是单维的;从建设成效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超越了西方现代化“串联式”发展逻辑,表现出以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为特征和注重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并联式”发展逻辑。中国式现代化是发展起来的中国对人类作出的创新性贡献。  相似文献   
994.
党的二十大报告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论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作出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分两步走的战略安排,实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新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深入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倍加珍惜中国式现代化重大成果,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原则,坚定不移地把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目标任务与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诸成效。  相似文献   
995.
伦理化的政府治理模式——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共管理和新公共服务作为西方公共行政改革的理论支持,越来越成为推动西方公共行政实践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生态迥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对待西方公共行政理论的时候,应该批判地借鉴与超越,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道路——伦理化的政府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996.
997.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是世界先进大城市之一,其都市治理方案的选择取决于国家特定的制度、历史背景以及社会发展进程.首都都市治理工作的科学推进不仅可以提升城市自身的竞争力,也对提升国家整体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研究首都的都市治理对于研判国家的行政治理能力具有重要价值.都市治理的实质主要是一个政治过程,灵活有效的都市治理能够更加高...  相似文献   
998.
形式主义是个老大难问题,治理起来相当困难。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过程中,尤其是在初期和一些地方,形式主义问题不仅存在还比较严重。在防控疫情这一“准战时”状态下,形式主义问题危害性更大。形式主义问题的根源是官僚主义,而官僚主义的形成有体制和思想两个层面的原因。从这两个层面施治,都属于治本之策,其中思想或理念层面的引领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并形成了三大新理念,即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和民意导向。与新理念相对立的旧理念正是形式主义问题的思想根源。新理念不只是理念,还是一套行动指南。只要确立并践行新理念,就能有效抑制形式主义问题的滋生,从而起到重要的治本作用。  相似文献   
999.
新年伊始,岁律更新.历史翻开新的一页,我们迎来新的一年.2021年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我们党将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继续团结带领亿万人民为完成党的历史使命而奋斗.  相似文献   
1000.
从现代公司治理理念看新公司法的修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兰  刘苗荣 《河北法学》2006,24(4):147-151
公司治理是企业公司化进程中由于资本所有人的财产权与企业经营管理权的分离而产生的权力分配与制衡问题.改革开放后,我国致力于企业公司化改革,相关立法也确立了公司治理模式.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原有公司法仅规定了公司的治理结构和简单规则,却未能确立一套完整和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新公司法针对我国公司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吸纳了国内理论研究新成果和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现代公司治理理念.但从建立一套完整和科学的公司治理机制的角度上看,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