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8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5篇
法律   93篇
中国共产党   99篇
中国政治   302篇
政治理论   29篇
综合类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3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83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在强调民主文明的现代社会,一个国家的政治文明必然首推法治文明,一个民族的精神必然首推法治精神。显然,铁腕反腐和强势改革是新一届领导集体"百日新政"的最大亮点。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把新一届领导集体上任"百日"以来的一系列施  相似文献   
132.
《当代贵州》2013,(7):11-12
2月22日,是中共十八大产生的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航中国的第100天。100天来,国际社会关注着中共新领导集体的政策宣示,注视着中共新领导人的治国言行,热议着中国这个发展中大国的未来走向。奋斗目标高远、发展道路明确、施政方略清晰,中共自身建设和国家治理呈现新局面新气象——这是众多国际人士和外国媒体从这100天里得到的印象。印象之一:中共新领导集体强调的  相似文献   
133.
叶茂 《廉政瞭望》2013,(3):24-25
新人新政,"习李新政"出手不凡,给人希望。从反腐抓贪、南巡广东、政治局"八项规定",到解放军10项新规,新政像连珠炮般一个个迸发,其速度与强度,远远超过外界的预期,一股"去形式主义"的清新之风悄然劲吹。十八大至今才数月,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领域全面推动的强势改革,目标明确、力道强悍,从中央到地方一路贯彻。作为普通民众,当然翘首以盼,望能持之以恒。然而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134.
3月26日,重庆市第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召开第二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重庆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  相似文献   
135.
新政点击     
《当代党员》2014,(6):17-17
1 事业单位有了“劳动法” 5月15日,国务院发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系统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规,将于7月1日起施行。《条例》确立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在公开招聘、聘用合同、社会保险、工资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呈现出改革亮点。  相似文献   
136.
中国近现代防疫事业发轫于海关、租界及部分口岸城市。清末新政中,卫生防疫事业作为力保民生的惠政率先在北洋地区推行。借助于卫生防疫,清政府处置突发瘟疫流行的能力显著增强。随着卫生防疫措施的实施,中国传染病高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新防疫观开始在民间形成。  相似文献   
137.
《当代贵州》2011,(26):67-67
本书总结了新中国辉煌60年三大新政成果,反思了历次改革积累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出现的难题和挑战;认为中国已经开启了第二次改革,并深刻阐述了未来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征程的系列改革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8.
“先天下之优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成为激励志士仁人的千古名句。但范仲淹的主要事业并不是写散文.而是北宋中期轰轰烈烈的庆历新政。  相似文献   
139.
在房价过快上涨的背景下,2010年国家出台房产新政,各地限贷、限购政策随之出台。由于对法律规定及司法解释理解与执行的不统一,全国各地对房产新政引发的退房案件裁判各异,不利于引导人们理性购房。原因在于法院普遍调解解决纠纷弱化了司法规则;民意对司法的侵蚀,使司法不能有效回应;法律规则本身的纠结影响了裁判的统一。只有正确辨析房产新政的法律性质,才能找到规范统一司法的路径。为此要警惕因过度调解而牺牲规则,因提倡调解而丧失原则,因迁就民意而回避法则。建设法治社会,司法不仅应考虑社会效果,更要考虑社会预期及裁判导向。  相似文献   
140.
读了《探索与争鸣》今年第6期发表的《第三只眼睛看辛亥——张鸣教授访谈录》,使我大开眼界,也产生了不少困惑,兹就以下三点,向张教授请教:一、如何看待清末新政时期的中国辛亥革命是经过长期酝酿和准备而爆发的伟大革命.张教授从革命发生前10年,即1901年清末新政开始观察、研究,这当然是可以的,但还不够.我认为,只有把辛亥革命放到历史的较长时段中考察,才能更全面地把握这场革命的前因后果.研究辛亥革命的发生,至少应从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开始,这不仅是对领导这场革命的旗手——孙中山进行研究的需要,而且也能更好地说明清王朝近50年的“自改革”与晚清社会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