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41篇
法律   62篇
中国共产党   412篇
中国政治   413篇
政治理论   165篇
综合类   2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9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李蔓莉 《传承》2011,(10):50-51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各种社会思潮如个人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思潮及务实趋利主义思潮不断涌入我国,对当代大学生品德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的影响,表现为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容易引起大学生群体行为和扭曲大学生的价值观。应让大学生深刻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当中的优秀成果,并展开实践,通过社会实践减少其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82.
《学理论》2014,(34)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全球化的日益发展,西方社会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主要有新自由主义思潮、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后现代主义思潮。为正确引导大学生构建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必须认清这些思潮产生的背景及本质特征,分析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产生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路径。  相似文献   
83.
20世纪初的伊朗宪政革命,既是一场对伊朗近现代历史影响深远的政治运动,也是历时近一个世纪的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历史高潮。它是在西方教育渗透、早期教育改革、文学改革、新闻出版兴起和西方民主宪政思想传播等思想文化领域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发生的。这些社会思潮的变化对伊朗近现代历史变迁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84.
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方式对多样化社会思潮背景下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总体而言,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整体上积极、健康、向上,但多样化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冲击凸显,存在着知行背离、多元、注重自我感受、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前景认识模糊等倾向。因而,必须采取综合举措以提高青年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实效性,全面实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5.
立足现实,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是我们的一项重要社会课题。文章分析了当前社会思潮的传播特点,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的新形势和自身优势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6.
苏联后期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思潮引发了价值观的多元化,直接动摇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意识形态。人道主义思潮否定道德阶级性﹑走向抽象化的极端解构了苏联核心价值观的伦理学基础,俄罗斯思想探寻传统俄罗斯精神价值从文化认同上疏离苏联核心价值观,东正教复兴在世界观和信仰上否定共产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盘否定苏联根本制度和价值观念,"非暴力伦理学"抨击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为道德极权主义和道德专制主义,这些都从不同层面解构了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苏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没能与时俱进地引领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反而被后者解构,最终导致苏共意识形态堤坝全线崩溃,苏联解体。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研究,为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化思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7.
正处于改革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该用怎样的价值观引领人民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面对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我们该用怎样的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又该以怎样的价值观展现大国人民的良好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88.
五四科学思潮的发生建立在晚清以来的社会变革之上。近代传播业、教育业的萌芽发展以及学会社团组织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知识、文化、思想和实践的阵营,这个阵营凝结了知识分子群体,有着思想、知识以及媒介、资源等方面的巨大潜能,它开创了公共文化空间及公共话语空间,因而具有强大的影响能力,尤其在清末民初的政治失序的权力真空状态下,获得了较多的言论自由。它为五四科学思潮准备了动力和资源,也是新文化运动得以发生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9.
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左"的思潮甚嚣尘上,中国改革事业陷入停滞甚至倒退。在此历史紧要关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局面。自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的20年来,每当党的执政理念有所发展创新和党的方针政策有所调整之时,就有"左"的暗潮涌现;每当右的思潮如自由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抬头,也就会激起"左"的暗潮对之口诛笔伐。这种情况总计有四次之多,分别发生在1995~1997年,1998~1999年,2001~2005年,2007~2008年。由于"左"的思潮在中国根深蒂固,所以今天重温邓小平提出的"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的英明论断,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0.
张加明 《湖北社会科学》2012,(5):184-185,189
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是我们党面临的一项新的时代课题和必须在实践中解决好的艰巨任务.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一种综合表现形式,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在某些社会阶级阶层中流行,反映一定阶级、阶层的利益和要求,以一定的理论作为主导,并通过社会心理、社会行为、观念文化和学术理论而得到广泛传播,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影响的社会思想潮流的总和.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既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引领主体的自身建设,提高引领力,又要展开对作为引领对象的各种社会思潮的深入研究,使引领工作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