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96篇
中国共产党   206篇
中国政治   193篇
政治理论   93篇
综合类   1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78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58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41.
文章通过对高职新生思想现状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求的分析,努力探索高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创新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改革教育方法,强化职业教育和主题教育进行了初步研究,以不断增强对高职新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2.
143.
通过对广西四所高职院校11个专业的591名新生问卷调查,了解到高职新生英语学习的现状:1)大多数学生英语学习目的明确,对英语学习较感兴趣;2)他们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但课外学习时间投入严重不足;3)他们希望进行互动学习、合作学习。文章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4.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教育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环节,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工作。新生入学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要引导、帮助新生认识高等教育和大学生活的特点,认识专业及其发展走向,认识自我和成才途径。高校学生辅导员应从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现代教育思想和科学教育理念出发开展入学教育。笔者探讨如何更好地对大学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指导学生更快地融入大学的文化氛围,并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使他们身心健康而愉快顺利地渡过大学生活,成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相似文献   
145.
新生刚入学时,面对着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普遍存在着自卑心理、独立生活能力差、学习压力大、人际交往能力不足、缺乏长远目标等适应性问题。笔者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对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对策,并对大学新生更快更好地适应新生活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6.
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趋势.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青年生活世界的观照,是人文关怀的实践,意味着将生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真实、完整的载体.其价值在于满足青年对幸福生活、超越自我、实现个人价值、体验新生活的不断追求.实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在教育关系上强调"双主体现",在教育目标上注重"实践道德生活",在教育内容上"取材于现实生活",在教育方法上"通过实际的生活",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7.
观点     
大学新生需要何种学前教育对西安交通大学3000多名大学新生进行的一次大规模调查发现,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对其学习成绩有重要的影响。就学习方式而言,从中学到大学,需要做到4个转变:转变学习观,大学生只有树立起强调知识建构、知  相似文献   
148.
大学新生往往会遇到心理上、生活上、学习上及人际交往与课余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因此,如何使新生尽快的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人生阶段的转变,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新生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使教育不流于形式,在教学中要创新教育理念,改进工作方法,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引入成长小组活动,以便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9.
论大学新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春梅 《学理论》2010,(23):232-233
由于受中学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学新生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普遍较差,大学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更新教学观念,帮助学生设立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加强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指导,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外语学习环境等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50.
新生弱势群体与社会和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弱势群体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焦点,这是由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在社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产生的新生弱势群体,不仅具有传统弱势群体的一般特征,还因产生背景的特殊而具有强烈的相对剥夺感、较高敏感性、封闭心理及情绪化的处世方式等新特征,这些都使得新生弱势群体问题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