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4篇
法律   20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11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李非 《中国人大》2010,(10):6-7
校园恶性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防不胜防。施暴者为何选定弱小无辜的学生下手?这些灭绝人性的血案为何会频繁发生?  相似文献   
12.
一语不和,便大肆拳脚相加,近日,因病床床位安排问题,江苏一对官员夫妇暴力殴打护士及医生并致护士瘫痪的新闻持续发酵。是权力的嚣张,还是底线的缺失,频频挥出的拳头,摧残的不仅是医护人员的身体,更击中了社会公众的敏感神经。在关乎爱和生命的医疗场所,岂容霸道和戾气横行。从造成医务人员l死3伤的哈尔滨伤医案,  相似文献   
13.
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最复杂和冲突最激烈,同时也是最为隐蔽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它所具有的普遍性、隐蔽性、逆变性、举证难、处理难等特征,决定了消除家庭暴力,应积极推进“社会性别特别关注”战略,将性别问题纳入决策主流;创设以政府为主导、多机构参与的反家庭暴力综合机制;深化“女性素质工程”,努力提高妇女自身的素质;加快我国《家庭暴力防治法》的立法进程,为规制家庭暴力、切实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和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4.
由于家庭暴力所具有的封闭性和隐蔽性,反家庭暴力中一直存在着“举证难”和“界定难”的问题。一般来说,家庭暴力案件要求谁起诉、谁举证,而有些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后,缺乏及时保留证据的意识,并且她们不懂得诉讼程序,以致超过诉讼时效,无法提供有效证据。此外,在有关部门调查家庭暴力的证据时,有些邻居及某些基层组织出于种种考虑而不愿作证。一些民警接到受害妇女报警后,虽能及时出警,但他们多是向施暴者发出警告和进行说服教育,少有制作笔录并让施暴者签字的措施。目前,我国仍没有一部单行的、专门反对家庭暴力的法律,并且没有哪一部法律…  相似文献   
15.
石破 《南风窗》2013,(8):9-9
征地拆迁和城管执法,是极易制造社会矛盾的两个领域。手边就有两例:3月22日,网民爆料云南昭通市昭阳区城管人员将一名盲人乞丐打伤后丢入水中;27日,河南中牟县农民宋合义在自家承包地被开发商的铲车辗死。为什么人人看得出来、全社会深恶痛绝的暴力行径却总是公然得到施行?为什么施暴者可以轻而易举伤害别人而不受良心谴责?1961年,以色列开庭审判前纳粹  相似文献   
16.
一个是来自河南的17岁男子,另一个是来自江苏的17岁男子,他们均遭同性男子的"强奸",然而结局却各不相同:对于河南的男子,"施暴者"因犯强奸罪被判刑。而江苏的男子面对伤害,竟然难讨公道。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同性性侵犯"时有见诸媒体。"男男强奸"案的背后,究竟是否该以强奸罪论处?受害人的权益应当如何保护?目前,我国法律尚无明确规定。  相似文献   
17.
<正>男性参与促进性别平等,特别是参与到终止针对妇女的暴力运动中,是近年来国际社会致力于推进与倡导的重要工作之一。全球男性参与联盟(Men Engage)是一个全球性的促进男人和男孩为了性别平等一起工作的组织,世界各国许多活跃的促进男性参与的组织均是其成员。中国白丝带志愿者网络也是该组织的成员。2009年4月,全球男性参与联盟曾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第一次全球论坛,对于之后国际的男性参与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2014年  相似文献   
18.
陈静 《中国妇运》2015,(2):18-19
一、开展人身安全保护裁定工作的情况与取得的成效人身保护裁定是人民法院为了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诉讼程序的正常进行而做出的一种强制措施。莆田市城厢区法院人身保护裁定内容包括禁止施暴者殴打、威胁受害人及其亲友;禁止一方擅自处理价值较大的夫妻共同财产;责令施暴者搬出双方共同的住处、自费接受心理治  相似文献   
19.
家暴谁来管?     
鲍峰 《今日海南》2013,(9):30-30
两个月前,省人大代表黄桂提发起"反暴力普九乡镇行"普法环岛行大型活动,呼吁所有家庭施暴者放下拳头。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家住澄迈县福山镇的蔡女士向"反暴力普九乡镇行"的数百名大学生志愿者、媒体讲述了自己14年来遭受丈夫虐待殴打的惨痛经历。9  相似文献   
20.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接触到一些起诉要求离婚的妇女,听她们抱怨最多的是,遭受家庭暴力后不知道如何维权,即使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也不能得到有效救助,所以遭受家暴后只能默默地忍受,实在受不了才想到来法院起诉离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