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29篇
工人农民   16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9篇
法律   340篇
中国共产党   637篇
中国政治   1616篇
政治理论   174篇
综合类   26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06篇
  2014年   312篇
  2013年   332篇
  2012年   368篇
  2011年   362篇
  2010年   269篇
  2009年   306篇
  2008年   276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154篇
  2005年   71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4篇
  1996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福船·福船     
"福船"这名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福船"源于蕉城区的漳湾镇岐后村。岐后村有刘氏家族,刘氏家族善造船,有名气的师傅有刘妹孙、刘妹俊、刘三济、刘细秀等人。这里造的船被称为"福船"。此船下侧如刀,船头尖船尾宽,首尾稍稍翘起,船舱内分为互不相通的隔区,有的分成13个,有的分成8个。当下,造一艘载重量为60吨的"三桅透"福船,需用技工400个工日,80方上好木料,一条能卖十几万元。造船的技艺传至岐后村,已有600来年的历  相似文献   
42.
李燕燕 《民主》2012,(3):48-49
“石家庄丝弦”是河北省特有的古老戏曲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太行山麓.扎根在冀中平原,是石家庄地区土生土长的地方戏。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作为较古老的戏曲剧种.“石家庄丝弦”经历了几度辉煌。也曾几陷低谷.尤其是在戏曲市场低迷的当代,丝弦也与其它剧种一样,经历着时代的考验。2006年.“石家庄丝弦”被正式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相似文献   
43.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址,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光辉历程,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独特的文化遗存。  相似文献   
44.
文化遗产保护是指人类为了解决现实或者潜在的文化遗产问题,协调人类和文化遗产的关系,保护和改善文化遗产本体及其生存环境的一切人类活动的总称(以下简称文保)[1]。公众参与是文保发展的重要趋势。学者张国超[2]在《我国公众参与文化遗产保护行为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了"文保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该理论模型指  相似文献   
45.
《公安研究》2013,(2):91-91
周凯、张慧娟在《湖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撰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破坏、灭失等威胁,如何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前世界各国面临的重要议题和使命。从传播学的视野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在国际间进行的是理念的交流和传播,而在国家层面是法律与政策的宣传,在微观层面则是传统技艺的有效传递。目前,与具有先进保护经验的国家相比,我国的保护理念和措施还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特别是经济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有较大的影响,需要在法治的前提下建立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机制,遏制违背保护原则的做法。  相似文献   
46.
中国传统文化是国家实力的重要资源,是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历史、民族个性、民族气质、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机组成和重要表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为传承和保护先人的智慧与文明所付出的努力和行动。文章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出发,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  相似文献   
47.
刘裕民 《乡音》2013,(2):44-44
"踩高跷"在河北各地并不鲜见,"抬皇杠"在冀南一些城乡也多有所闻,但将"踩高跷"和"抬皇杠"融为一体进行表演,却是河北省临漳县李家村独有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这种带道具的民舞起源有趣,表演独特,300多年来一直在这个冀南乡村演绎传习,深受村民喜爱。2007年,李家村的"高跷皇杠"列入了河北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高跷皇杠"起源于明代崇祯十四年(1641年)。相传在明代崇祯十二  相似文献   
48.
苏雅  张莉蔚 《法制与社会》2013,(24):280-281
民间文学艺术因其特有的历史和艺术价值,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我国虽然在著作权法中规定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国家版权局多年来也一直致力于《民间文学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条例》的起草和出台,然而相应的保护办法却一直未能获得通过,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尽管《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通过与实施为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带了曙光,但其存在的问题却制约了保护作用的发挥。究竟那项法律或法律制度能够为民间文学艺术提供有效的保护,是本文讨论的重点。  相似文献   
49.
文化部确定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贵州省黔西南州册亨县布依族转场舞名列其中。转场舞发源于册亨县威旁乡大寨村,是布依族原生态舞蹈,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在册亨民间有很好的群众基础。转场舞布依语为"嘞呜",意为欢快的舞。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期间,大家不约而同地跳起转场舞,驱逐邪恶,大闹新春,后逐步发展为如今的欢迎远方客人、庆祝丰收等的舞蹈。布依转场舞以  相似文献   
50.
成功之花之所以鲜艳,是因为它饱含辛勤的汗水;黄龙县文化事业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绩,布满了石文学同志一路走来的坚韧足迹。2008年,黄龙县被延安市政府命名为体育先进县。2009年被省文物普查办评为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优秀单位,被省文化厅评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先进县,被延安市文化局评为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先进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