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078篇
  免费   277篇
  国内免费   119篇
各国政治   369篇
工人农民   609篇
世界政治   123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9篇
法律   8284篇
中国共产党   14383篇
中国政治   17152篇
政治理论   4526篇
综合类   7257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476篇
  2022年   510篇
  2021年   589篇
  2020年   1029篇
  2019年   344篇
  2018年   183篇
  2017年   321篇
  2016年   752篇
  2015年   1716篇
  2014年   5051篇
  2013年   3807篇
  2012年   4431篇
  2011年   4448篇
  2010年   4345篇
  2009年   4344篇
  2008年   4501篇
  2007年   3405篇
  2006年   3718篇
  2005年   3888篇
  2004年   2475篇
  2003年   1341篇
  2002年   1011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587篇
  1999年   131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3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内民主建设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党组织肩负着领导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农民安康幸福的重任。为了不断适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需要,必须努力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发展党内民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能力、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能力、自觉肃清封建政治文化残余影响的能力和以党内民主带动和实现农村村民自治,走党内民主与社会基层民主良性互动之路的能力。  相似文献   
993.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推动力,为一切社会所必需。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这种巨大的变化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更新的要求,以增新、补充、拓展、提高知识和技能为目标的新的教育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必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并将这四种学习作为每个人一生中的学习支柱。那种不学习、不更新知识的人,必将被社会淘汰。“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人们在2t世纪获得生存与发展的主动力。  相似文献   
994.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什么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荣荣 《民主》2005,(3):9-11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此后不久,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在阐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问题时,又明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那么,为什么在提出科学发展观之后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搞清楚这些问题,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白云 《民主》2005,(12):11-13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定》,明确提出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要加 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全面提高执政水平。而 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长期合作、同舟共济、肝胆 相照、荣辱与共的参政党,如何适应执政党加 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参政议政 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既是目 前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历史的必然。  相似文献   
996.
《求知》2005,(7):28-29
1.职工政治信仰、价值观念及思想道德多元化。一是政治信仰多元化。在300张调查问卷中所答的信仰约有20余种。在价值观念上,25%的人受西方价值观念影响很大或较大,34%的人认为现在人们大多崇尚功利主义、实用主义。二是部分职工的思想道德存在缺失。在物质和精神、个人和集体利益取舍中,9.7%的人“更注重物质,不注重精神”,8.7%的人“以个人利益为重”。三是在个人需求和关心关注点上,少数人表现出低级趣味、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相似文献   
99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目标,它不仅包括人与社会的关系,同样也包含着人与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人与自然的关系怎样?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作为主体的人的不同认识活动(效用论和境界论)而导致不同的结果(异化和和谐),从而使人们自觉地规范主体行为,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998.
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一这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决定提出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党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和工作目标。作为领导干部如何正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中央提出的关于建立和谐社会的精神就显得尤为重要。就这个问题谈些认识。  相似文献   
999.
目前,中国仍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社会转型期。市场经济逐渐成熟,信用经济刚刚起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无自由,人的行为是被政府计划了的,人们被限止在确定的框架内行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主体是相对自由的,而由于法制不够健全,经济主体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原则不能起到应有的对人的行为的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在中国.或许有很多人不知道马化腾是何许人.但很少有人不知道那个以可爱的小企鹅形象为代表的聊天工具——QQ。马化腾创建的腾讯公司就是靠着这个聊天工具改变了1/13中国人的沟通习惯,并取得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