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3篇
  免费   8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7篇
法律   403篇
中国共产党   75篇
中国政治   130篇
政治理论   28篇
综合类   111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81.
小保信箱     
正隐瞒犯罪记录可否成为被辞退的理由?小保:我于毕业前夕来到一家合资电子公司实习,3个月实习期满之时,因我工作十分出色,公司决定留用我,双方签订了3年期劳动合同。2014年8月中旬,当地公安机关在查办一起合伙盗窃案件时,公司方知我于读高中时(17周岁)因参与盗窃犯罪被判处二年有期徒刑(缓期3年执行),随后公司以隐瞒重大事实为由,决定将我辞退,这个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82.
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行政体制改革要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健全部门职责体系,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这意味着高层延续了"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由无限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的改革思路,"瘦身"、"放权"、"限权"、"分权"成为下一  相似文献   
83.
无限防卫是绝对没有强度限制的防卫形式,若未把握好无限防卫的时间条件,就容易想当然得出无限防卫亦有强度限制的错误看法。在多次打击的场合,应综合分析双方力量对比、多次打击的时间间隔等因素去把握无限防卫的时间条件。  相似文献   
84.
85.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引发了身份对当代人和当代社会深刻影响实施的思考。身份的连带责任效应表明,拥有某种身份的人所实施的违反道德或法律的行为必然会连累到其他拥有相同身份的人。身份的搭便车效应表明,拥有某种身份的人所做出的高尚或伟大的行为可能会惠及到其他拥有相同身份的人。身份的刻板印象效应表明,社会上形成的对某一身份的刻板印象会影响拥有该身份的个人的命运和社会地位。法律上的很多制度,包括连带责任制度、结社自由制度、反歧视制度等,与身份的这些效应和影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86.
黑丁  霜凌 《政府法制》2013,(1):14-15
加拿大籍华人王立青,在遭到妻子何莉的前夫吴大鹏的人身侵害时,他从吴大鹏手中夺过尖刀刺死了吴大鹏。杀人的王立青被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以防卫过当为由判处有期徒刑5年之后,他却不服判决,聘请京城著名刑事辩护律师钱列阳,以无限防卫为由向北京市法高级院提起上诉。这起存有争议的案件,引得京城法律界人士众说纷纭。但人们普遍认为,该案的最终判决结果,将对我国法律进程有着极其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87.
88.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是多数人侵权的重要类型之一,它是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侵权责任法》第11条和第12条对其做了立法规范,理论界和实务中关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认定和责任承担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侵权责任人承担的是连带责任还是按份责任将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行为进行分类,从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概述、承担连带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构成要件和承担按份责任的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构成要件三个方面对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认定与责任承担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89.
小区公用设施致害案日益增多,因我国法律规定不明确,有法院判决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共同承担责任,有法院判决管理人或使用人共同或单独承担责任,社会舆论也各有各的说法。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杨立新教授认为三者是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关系,但本文认为管理人和使用人是连带责任关系,所有人与两者是补充责任关系更为合理合法些。  相似文献   
90.
西汉建立之后,统治者重视人才,继承了秦朝的选官制度。为保证官吏选举的合理性和避免随意性,选官制度中明确规定了选举者的权利和责任,使选官者和被选者之间形成连带责任关系。这一规定在西汉不断发展和普遍执行,对防治吏治腐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