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2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37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夏芸 《证据科学》2007,14(2):145-147
伴随市场经济的实施,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率以及因此追究医疗方面民事责任的诉讼率显著增加,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可是,由于医疗事故纠纷的法律处理需要对相关医学专业知识有充分了解,而法律人士大多对医学是门外汉;也由于医疗事故具有事故发生原因复杂、多发生于患者体内、患者体质差异较大、医疗效果不确定、医学本身还有许多未知领域等特点,迄今为止。如何判断医疗事故的过失和因果关系始终是我国医疗事故纠纷审判中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42.
魏海 《广东法学》2007,(6):62-67
预告登记制度是德国中世纪民法创立的制度.是指在当事人所期待的不动产物权变动所需要的条件缺乏或者尚未成就时,法律为保护权利取得人对未来取得的物权享有请求权而进行的登记。该制度的设置旨在保全一项将来发生的不动产物权变动。预告登记又称预登记,日本法上称为假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登记的特殊类型.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中日两国法律文化的三个联结点,即儒家文化圈、中华法系文化圈、汉字文化圈出发,考察了中日两国在法律文化上相互交流与借鉴的基本状况与沿革,表明了中s两国在法律文化上具有最为密切的关系,无论是在古代还是近现代,均属不争之事这一明确的观点。可以说,在古代,是以日本吸收中国法律为主,而在中日之间进行密切的法律文化的交流;而近代以来,则是以中国吸收日本法律文化(主要是经日本消化吸收了的欧洲法律文化)为主,而在中日两国之间进行着更为密切的法律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44.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通过成功移植欧美国家的法律,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现代化的法律体系,在这一过程中,一套适合日本国情的、规范化的法律语言功不可没.本文通过对近代以来日本法变迁过程的分析,进一步探讨法律语言与法律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5.
宋飞 《党史纵横》2001,(9):30-30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的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世界战争.先后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了这场战争.  相似文献   
46.
许春华 《南风窗》2012,(25):72-73
日本政治已明显右倾化,这一发展趋势也令政客越来越需要与黑社会相互扶持。目前,日本的多数极右翼势力都有黑社会背景。10月23日,日本法务大臣田中庆秋坐上野田内阁官椅不到一月即黯然辞职,引起了广泛关注。田中这次跌落官椅,缘于被曝出30年前为黑社会组织头目担任证婚人,还出席过另一黑社会组织的宴会。几乎与此同时,媒体还公布了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与  相似文献   
47.
本文作者是日本北海道大学教授,长期从事比较法研究与教育,并曾出席比较法国际学会。本文是作者根据其在比较法国际学会上的报告及日本九州大学召开的比较法学会上的报告,增补而成。文中介绍了欧美及国际法学界关于比较法教育的动向,回顾了日本比较法教育(包括外国法教育)的历史,指出了当前比较法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比较法教育应有的态度,特别就比较法教育的目的、对象、方法、教材及课程安排等问题,分析了利弊得失,提出了作者个人的看法。读后,发人深省。回顾我国在"四人帮"严重干扰和破坏下,法学研究与教育长期中辍,特别在锁国政策的影响下,对外国法及比较法的研究,更成为最大禁区。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迎来了法律科学的春天,法学界解放思想,冲破了过去"四人帮"的重重禁锢,法学研究与教育,才步上正轨,正蓬勃发展,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在加速四化建设的过程中,国际交往频繁,涉外法律关系亦与日俱增,"知己知彼",在新的形势要求下,对比研究不同社会制度的法制,进行比较法教育,其重要性,无论在立法工作上,涉外事务上,或在法学研究与教育上,确有重新认识的必要,特将全文译出,藉供参考、商榷。再原文附注较多,为了节约篇幅,译文中,除保留少数带有补充性说明的必要附注外,其他关于引用参考文献等一般附注,概行省略。  相似文献   
48.
我国的法院调解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发展,时至今日再次受到了司法政策的强调和实践的重视。在法院系统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得以贯彻的过程中,法院调解产生的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一水之隔的日本,与我国有着相同的重视调解的传统,日本法上也很早就有当事人合意解决纠纷的制度,即由于法官的  相似文献   
49.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损害赔偿责任——以日本法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规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限制的必要性  说起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限制,首先要提到美国《跨世纪数字化版权法》(DigitalMillenniumCopyrightAct) ,因为制定《跨世纪数字化版权法》以后,大家就觉得需要限制网络服务提供者的法律责任。过去在美国侵害了著作权,不论有无过错,权利者可以要求损害赔偿,在网络用户侵权的情况下,责令服务提供者无条件地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是不合理的。所以《跨世纪数字化版权法》不仅仅是修改美国版权法本身不合理的地方,也是向版权所有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用户提供更好的法律保护。虽然各个国家…  相似文献   
50.
一、我国目前医疗过失审判中的最大难题——过失、因果关系判断难伴随市场经济的实施,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医疗事故纠纷的发生率以及因此追究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