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7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7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汪瑶 《政府法制》2012,(6):29-29
“官人”本意是为官之人,一般是对为官之人的尊称。如《苟子》一书中有“官人益秩,庶人益禄”的说法。《旧唐书高祖本纪》有“官人、百姓,赐爵一级”,显然“官人”是区别于普通百姓的官僚阶层。顾炎武在《日知录》卷二十四《官人》认为:“是唐时有官长,方得称官人也。”  相似文献   
12.
马九器 《中国减灾》2011,(4X):28-28
<正>这是一条平时用肉眼很难看清的裂痕,然而任何一点儿风吹草动,都使它如地震般猝然崩裂,嬗变成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远的不说靖国神社,不说钓鱼台岛,不说集体买春,就在前两天,日本西北部地区发生地震后,我们的网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文武百官向皇帝“上书言事”。历来喜欢读史的毛泽东,对占代“上书”的作用及特点很感兴趣。早在秦汉时代,“上书”中便出现了许多奇文,如李斯的《谏逐客书》、贾谊的《治安策》等,此后历朝历代皆有佳作。在毛泽东看来,历史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读古代好的“上书”,从中可汲取政治智慧和历史经验,达到资政育人、古为今用的目的。在读《旧唐书》、《新唐书》的过程中,毛泽东对其中儿篇有代表性的“上书”,如马周上唐太宗书、朱敬则上武则天书、姚崇上唐玄宗书等反复阅读,在浓圈密画中留下了不少评点文字,很值得我们回味一番。  相似文献   
14.
优友 《侨园》2016,(4):38
正我们知道,世界上最难挖的皇帝陵墓毫无疑问是武则天的乾陵。1200多年之中,有名有姓的盗乾陵者就有17人之多,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出动人数40万之多,乾陵所在的梁山几乎被挖走了一半。然而时至今日,乾陵依然恪尽职守地保护着主人武则天和丈夫李治的遗体。读者不禁会问,武则天的乾陵为什么难以撼动?这事得从乾陵的修建说起。乾陵位于陕西省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距古城西安76公里,修建于公元684年,历经23年才基本完工。梁山是一座自然形成的石灰岩质山峰,三峰耸立,北峰最高,海  相似文献   
15.
《政府法制》2011,(32):45-45
根据《旧唐书》记载,唐穆宗时期,长安城中有个叫曲元衡的人,曾经做过率府仓曹,也就是管理公廨、度量、庖厨、仓库、租赋征收、田园、市肆之事的官员。曲元衡杖杀了百姓柏公成的母亲,柏公成接受了曲元衡的钱财,隐瞒了母亲的死讯,而不向官府报告。事情败露后,官府立案审理。法官认为,柏公成的母亲在辜限(古刑律规定,凡殴人致伤,官府立限,责令被告为伤者治疗,  相似文献   
16.
陈孝荣 《友声》2009,(4):47-47
<正>奇山秀水妙交球,酒寨歇乡美尽收。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做梦也风流。不记得这是谁的一首诗了,但作为出生在土家山寨里的一员,我却特别喜爱这首诗。  相似文献   
17.
李靖辞官     
张晓东 《政府法制》2012,(29):18-18
旧唐书·李靖传》载,初唐名将李靖(571-649年)自幼聪颖好学,尤喜读兵书。唐高祖时期,李靖任行军总管,屡建战功。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李靖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要职,先后率军大败东突厥、吐谷浑,封卫国公,成为朝廷重臣。  相似文献   
18.
廉洁为官者,处何种岗位,皆不自润《旧唐书·萧仿传》记载了萧仿为官之事:“仿气劲论直,同列忌之,罢知政事,出为广州刺史、岭南节度使仿性公廉,南海虽富珍奇,月俸之外,不入其门家人疾病,医工治药,须乌梅,左右于公厨取之,仿知而命还,促买于市”。  相似文献   
19.
王丽 《政府法制》2014,(31):54-55
从《旧唐书》中发现“惊天秘密”今年73岁的王仁富,毕业于大连大学中文系,是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教授,知名东北刻石研究学者。退休前是学院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  相似文献   
20.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是《旧唐书》魏征传里面的一段话。在近年推出的可引为时刻观照中国的“镜子”著作中,张旭东先生撰写的《东南亚的中国形象》(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下称《形象》),无疑是这方面的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是作者近年对东南亚中国形象的整体概括与思考,不仅在一系列全新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上进行了深人的探索,更为重要的是表现出作者思考的深度以及观察中国自身形象的冷静态度。通观全书,笔者感到《形象》在几个重要的问题上写得富有声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