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5篇
中国共产党   32篇
中国政治   173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8篇
  2023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郭红敏  卫红春 《侨园》2013,(8):64-65
<正>由作家刘震云编剧、冯小刚执导的国产大片——《温故1942》,讲述的是1942年发生在河南大饥荒的逃荒故事。那场大灾荒,造成300万河南人死亡,上百万河南人逃荒到陕西、西安等地。而70年后我们发现,除了当时极少数传教士和个别中外记者留下片断记录外,它在历史上几乎是一片空白,鲜为人知。11943年春天,张宝文用一根扁担,挑着两个箩筐,后面跟着背着包裹的妻子和15岁的儿子张军伟,来到西安市道北落脚。张军伟一家背井离乡,辗转到西安生存,与河南发生的这场大饥荒有关。从1941年秋季开始,在张军伟的老家河南巩县(今巩义市)开始出现旱情,收成大减,有些地方甚至"绝收",农民吃草根、树皮。到了1942年秋季,持续一年的旱情更加严重,草根被挖完,树皮被剥光,灾民大量死亡。许多地方甚至出现了"人相食"的惨状。1942年夏,还未从旱灾的阴影走出的河南群众又面临蝗灾。除了旱灾、蝗灾,还有"汤灾"。"汤灾"是指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一集团军总司令  相似文献   
112.
《学理论》2013,(35)
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多地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尤其是干旱灾害近些年来从发生频率到引起灾害程度都在不断地提高。从气候变化的视角出发,以云南省甘蔗生产为例,对甘蔗生产中面临的旱灾风险问题进行研究。采用国家气候中心和云南省有关的8个气象站点1951-2012年的降水量和气温数据,用滑动t检验法对气候变化对云南干旱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干旱对云南省甘蔗总产量的影响。结论是:近年来云南省旱灾呈现加重趋势;降水量的多少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3.
石阡的特大旱灾仍在持续。旱区处处活跃着与旱魔奋战的坚定身影;群山绵绵写满与厄境抗争的雄壮诗篇。当前。成千上万的石阡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心系灾区,与旱区群众抗灾自救……,  相似文献   
114.
《中国减灾》2006,(6):58-64
2006年5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台风,旱灾,洪涝和风雹为主。据统计,全国受灾人口5454.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124.7万人,因灾死亡96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671.4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387.5千公顷;倒塌房屋4.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28.7亿元。  相似文献   
115.
在宁波市东钱湖镇下水村,有一忠应庙(又称王安石庙)至今未毁,此庙并非因王安石官大(北宋宰相)而建,而是因他在任鄞县(今宁波)知县三年期间,关心民瘼,心系苍生,干实事,取实效,深得黎民百姓爱戴所建。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27岁的王安石被朝廷任命为鄞县知县。上任就遇上大旱灾,他调查  相似文献   
116.
《当代广西》2010,(8):18-20
河水断流,水库见底。水柜干涸。农田龟裂……这是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旱灾!旱情似火。牵动人心!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重要指示:当地驻军积极投身抗旱救灾斗争,为打赢这场硬仗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7.
<正>2014年12月23日,"2014—2015年度全国冬春救助工作视频会议"在北京召开。会上,辽宁、湖北、贵州、云南四省分别作了典型发言。四省的发言有对重特大自然灾害发生后应对工作的经验介绍,也有对救灾工作进行创新和探索的总结,这些经验和总结都对各地提高救灾应急和冬春救助等工作水平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本刊特在"实务"栏目刊登,以兹借鉴。  相似文献   
118.
李枫 《当代贵州》2010,(8):12-13
<正>2009年夏至今春,8个月没有一场有效降雨,群众饮水愈发困难,大片农作物因旱绝收,贵州遭受的这场历史罕见的特大旱灾仍在持续。在全省上下万众一心抗旱救灾的关键时刻,4月3日至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带着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带着对贵州各族人民的深情厚谊,亲临我省灾情最为严重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宗源,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树森,省委副书记王富玉,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王晓东,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张群山,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崔亚东等陪同下,先后到兴义市、兴仁县、安龙县,深入村寨,走访农户,慰问各族群众,到田间地头察看灾情,与干部群众共商抗旱救灾大计。  相似文献   
119.
回应云南等地旱灾出现的一些不实报道,应从科学理性层面寻求解释。基于历史资料和经验数据,归纳出云南旱灾的特点及其影响,找寻其中的原因和机理,探讨其背后的深层障碍和体制根源,从规律性的认识中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建立治水的长效机制,着力提高水资源的保障水平,以支撑云南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0.
黎明 《当代广西》2010,(8):23-23
<正>"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广西,是自然灾害频繁且较严重的地区,而在诸多灾害中危害最严重的是旱灾,约占60%。我区的干旱主要是春旱和秋旱,大旱之年一般是上年秋冬雨少,接着出现春夏或夏秋连旱。从地理位置上来看,桂南、桂西、桂中地区春旱多于秋旱;桂东秋旱多于春旱;桂北夏秋旱多,春旱比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