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人农民   4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8篇
中国共产党   137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49篇
综合类   7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而言,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作用。而要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好,发展好,就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既是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能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2.
《军队党的生活》2008,(4):56-56
近几年,我们武警8620部队紧贴部队现实任务和官兵时代特点,坚持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到党员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并着力在经常性、实效性、时代性、多样性上下功夫,有效强化了党员队伍的党性观念和表率作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高标准落实。  相似文献   
143.
《学理论》2008,(24):100-100
《学理论》杂志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哈尔滨市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期刊。本刊坚持求真唯实,创新理论,突出学术性、探索性、时代性的办刊方针,  相似文献   
144.
《四书》是产生于春秋战国的历史文本 ,理学是两宋时期的学术形态 ,但它们在朱熹学术思想体系中是统一的。朱熹主要是通过“语言———文献”与“实践———体验”的两种诠释方法 ,从而将《四书》学与理学统一起来 ,以实现对《四书》诠释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45.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全面概括,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它实现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题的重大理论创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强烈的实践性、浓郁的民族性和高度的开放性等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46.
对领导干部进行基本国情教育是中央赋予干部学院的基本职能之一。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要搞好基本国情教育,一是要把握中国国情变化的特点,努力增强干部基本国情教育的时代性;二是要把握学院的特点,努力增强干部基本国情教育的独特性;三是要把握干部队伍结构、素质变化的特点,努力增强干部基本国情教育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47.
新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时代发展、社会变化和人民需求,确立了科学的党性原则,即实现了党性原则从阶级性到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结合的统一;实现了党性原则与时代性相结合的统一;实现了党性原则和对自身执政地位新认识的统一。科学政党观的确立,保持和增长了执政党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8.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为我们加强和改进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德育工作,实现德育工作的发展创新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和努力的目标。高校德育要体现其鲜明的时代性特征,  相似文献   
149.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任务。党的组织工作要适应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新要求,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展示先进性,首要的是凸显目标定位,明晰价值追求。笔者认为,新形势下组织工作的价值追求集中体现为:  相似文献   
150.
本文对"以德治国"思想的阶级性、时代性、实践性和长期性进行了探讨.通过将"以德治国"思想与传统文化中德治思想的对比,阐明"以德治国"思想的无产阶级性;对"以德治国"思想提出的背景研究,阐明其时代性;对"以德治国"思想的来源、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充实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指导作用的探讨,阐明其实践性;从"以德治国"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在市场经济中作用的研究,阐明其长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