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2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26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3篇
综合类   3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何谓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理论民事诉讼基本模式转换理论是近年来国内民事诉讼法学界提出的一种令人关注的理论。这种理论是建立在对民事诉讼最基本的关系,即诉讼当事人与法官关系的考察基础之上的。考察的结果,按照诉讼当事人与法院在诉讼程序中享有的权利、义务以及所受到的制约,把世界各主要国家的诉讼制度,分成三种模式———绝对当事人主义模式、相对当事人主义模式和职权主义模式。与三种模式相对应的典型的诉讼制度,绝对当事人主义以英美法系国家英国、美国诉讼制度为代表;相对当事人主义以大陆法系国家法国、德国为代表;…  相似文献   
42.
一个政治社会的制度框架,通过并依据法律组织起来,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利而制约绝对权力。在众多的公共权力之中,行政权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从摇篮到坟墓,行政权的扩张几乎关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也使得人们对它的防范意识不断增强。在众多的控权模式中,行政诉讼制度是最为行之有效的,它既是一项法律  相似文献   
43.
当前刑侦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执法理念问题执法理念滞后于形势发展要求的问题仍然突出,“重实体、轻程序”、“重打击、轻保护”等现象相当普遍,相当多的同志依然固守“破案至上”,认为抓到人就是胜利,片面地认为“只要有口供,不愁没有其他证据”,把手续、羁押时限等等要求都当成细枝末节而不予重视,甚至视程序法为束缚执法行为的“紧箍咒”,心理消极,超期限、超范围羁押等违规办案屡禁不止。  相似文献   
44.
2011年,山西省灵丘县政务大厅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效能建设为契机,以优化服务为重点,进一步减少办事环节,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发挥公共服务平台作用,为公民和法人提供便捷周到的服务,为民办事件数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45.
有关民事证据问题,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12月公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施行近10年来,为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有益经验。笔者认为,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应当解决与民事证据有关的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46.
本文简述了我国关于现行举证时限制度的立法现状及制度建设,列举了我国举证时限制度发展历程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在对随时提出主义与适时提出主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严格适用逾期举证的证据失权,并根据法律规定对逾期举证的情形和后果做了阐释和思考。  相似文献   
47.
民事判决中的证据失权:案例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证据失权为核心的举证时限是《证据规定》设立的一项新制度,也是其实施过程中遇到最大阻力的一项制度。我国法院的审判实务表明,在《证据规定》颁布之初,一些法院对逾期举证采取严格的失权措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法院对证据失权采取了越来越慎重的态度。当逾期举证的当事人并无故意或重大过失时;或会造成一方当事人实体权益的重大损失时;或会使裁判结果与实体公正严重冲突时,即使按照《证据规定》应当失权,法院也会做出不失权的选择。  相似文献   
48.
目前,我国的举证责任制度在举证责任分担、防止“诉讼突袭”和证人作证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影响了我国民事审判方式的改革和发展。因此,加强当事人的举证责任、设立举证时限制度以防止“诉讼突袭”、完善证人作证制度以促进证人积极参与庭审活动,是完善我国举证责任制度、推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关键。  相似文献   
49.
在通过对外国举证时限规定的比较及对举证时限制度作了价值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我国举证时限制度的构想。  相似文献   
50.
申请时限是工伤认定开启之门.从保护申请权的角度看,工伤申请的时间限制既不能使受伤害职工申请权的行使发生困难,也不能使行政确认行为处于不受监督的状态,因此申请时限的设置不能太短,而且起算的时间也要科学、合理.基于平衡自由与秩序、公正与效率的关系,申请时限的起算点应该设定为“因事故导致的伤害发生之日”,另以客观标准为补充完善,以加强其确定性.鉴于工伤申请时限的时间比较短暂,因此在申请时限因非主观的故意而耽误的情况下,对于不属于受伤害职工自身的原因而超过申请期限的,法律应做出扩大性的救济规定,建立申请时限的中止、中断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