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7篇
  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6篇
世界政治   34篇
外交国际关系   22篇
法律   105篇
中国共产党   100篇
中国政治   228篇
政治理论   51篇
综合类   6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李耀曦 《春秋》2013,(5):47-50
刘鹗的小说《老残游记》,为世人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晚清时期山东济南府社会市井风情的画卷。其虽为小说,但所写人物事件,多实有其人确有其事,并非子虚乌有的杜撰。正如作者白云:“野史者,补正史之缺也。名可托之子虚,事需证之实在。”这既是其独特文学魅力之所在,也恰是它令济南人倍感亲切之处。  相似文献   
42.
从近代国际法看晚清政府对南海权益的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渊 《求索》2007,(2):201-205
西方列强东来之后,不断侵扰中国南海诸岛。在与列强斗争过程中,晚清政府收回东沙岛主权,并宣示对西沙群岛的主权。与此同时,晚清政府也提出了“水界”区、渔业区海域观念,这有利于中国南海权益的维护。如何从国际法角度认识这段历史,将是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3.
新书推荐     
《检察风云》2011,(19):7
历史的空白处作者/张鸣出版/珠海出版社本书是著名学者张鸣的历史文化随笔,即读书笔记。他以另类的视角和举重若轻的笔触,将晚清历史中的大小人物和各色故事生动勾勒,鲜活展现。作者是个嗜书如命的人,尤其喜  相似文献   
44.
钟文典  林东林 《传承》2010,(4):38-39
60年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和现在有点不同。我出生在1924年,1946-1950年先后就读于北大历史系和政治系。1950年毕业留校,任明清史专家郑天挺的助教,并攻读研究生。1952年,应广西大学校长杨东莼之邀,回广西任教。  相似文献   
45.
晚清礼法之争时期,礼教派和法理派在驳斥对方或为自己辩护时,“认真对待风俗习惯”成为支撑各方观点的重要言说和本土资源。然而,此前历代政法实践长期存在移风易俗的传统,习惯在王朝固有治理模式中常被视作改造或排斥的对象。习惯在晚清礼法之争中凸显其重要性,主要原因是礼教派以新法不合风俗习惯作为反对法理派的重要“武器”。在具体言说中,礼教派以纲常伦理置换了风俗习惯的内涵。法理派则参照西方重视习惯的立法与法制传统,试图以地方习惯作为立法资源和对礼教派的回应,并主持推动了大规模的习惯调查。不过,争论的双方都认同自上而下的国家主义立法模式,因此,习惯在近代立法与司法实践中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46.
黄翰鑫 《学理论》2009,(20):38-39
本文尝试从“政治权威”与“社会群体”这一关系层面展开对“晚清改革”的探讨。作者认为“政治权威”是传统落后国家成功推行改革一种不可忽视的社会资源,晚清政府七十年来从未走出改革困境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社会群体”离散关系的冲击下而导致中央“政治权威”的丧失。  相似文献   
47.
张晶晶 《今日广西》2010,(20):38-40
回望100多年前的晚清时期,尽管当时西风己东渐,但中国女性普遍都还缠着足,笃信“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就在此时,有4位年轻女子大胆地迈出了令国人惊诧的一双“天足”,漂洋过海去学习先进的医学知识,并且都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报效祖国的第一代女“海归”,以所学救助同胞,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48.
晚清新加坡革命派报刊<中兴日报>,刊载了数量众多的小说作品,其质量有良有莠,跟同时期中国报载小说相比,尚算差强人意.该报为南洋革命派在孙中山直接指导下兴办的舆论机关报,因此,在小说观念上,革命启蒙性是其基调;但后期迫于经营压力,为吸引读者,小说的娱乐性、消闲性被逐步认同.该报小说以中国性为主要品格,但在小说工具性的发挥、多语体采用及本土题材采纳等几个方面,又体现出本土性,可视为南洋华文小说品格的萌芽.  相似文献   
49.
明中叶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市民阶层日益壮大,开始在社会生活中提出自己的要求。在道德方面,他们既有顺从封建道德要求的一面,同时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又提出了自己的道德标准。在晚明的白话短篇小说中,有大量的作品表现了市民阶层的道德。从作品中可以看出,市民道德的核心内容是“义”,它与封建道德的“义”有着很大的不同,具有鲜明的市民特征。  相似文献   
50.
丁晓原 《金陵法律评论》2005,1(3):126-132,144
梁启超、严复、王韬等晚清的思想者散文家,以散文的方式参与其时代话语的建构.他们的写作凸现着作为公共知识分子写作所通常具有的模式特征.时代的命定、社会身份的规定和个人特殊的心路历程等因素,决定了他们的散文--晚清主流散文,是以时代主题的表达为要务的.这一类散文有着思想的偏至和审美的弱化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