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2篇
世界政治   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0篇
中国共产党   98篇
中国政治   88篇
政治理论   42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壹 治身与治心并重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在养生问题上,曾国藩有这样一句经典的总结。他力图做到身心并治、口体兼防,要旨是养生以治心为主,以不药二字为准。他曾在家书中指出了具体的治心与治身之法。  相似文献   
52.
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好的人生。我以为所谓好的人生大致有三个层面,一是平顺的人生,平平凡凡、顺顺当当;第二个层面是快乐的人生,一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快乐中度过;第三个是成功的人生,所谓成功的人生是指有事业、有成就,能够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点实实在在的东西。曾国藩属于大成功者,大成功是指人和事两个方面的成功。  相似文献   
53.
蔡欣然 《世纪桥》2005,(6):74-77
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有这样一些名字是我们熟悉的:“以文人而封武侯第一人”的湘军大帅曾国藩、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的革新派国士魏源、维新变法领袖梁启超、共和国的一代伟人毛泽东。当代也有杰出代表层出不穷:朱镕基、李铁映等人,都来自“惟楚有才”的湖南。湖南人嗜辣,红红火火的剁椒让湖南人骨子里总是涌动着澎湃的激情,三湘江水又赋予了他们灵动变通的天性。于是我们看到,当新思想、新变革迎来阵痛的时候,总有湖南人站出来,点  相似文献   
54.
曾国藩集团始终将人才问题置于战略的高度 ,视为战争成败的关键。他们有一套系统的人才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并为此作出过巨大努力 ,从而创造出一个人才济济的局面。这不仅成为当时赢得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 ,且给后世造成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5.
随感录     
徐弘毅 《现代领导》2003,(11):23-23
说起“糊涂”,人们常会想到清代著名画家、文学家郑板桥。不知什么原因,他的“难得糊涂”说成了近几年的流行语之一。近日读《曾国藩与弟书》,发现这位以名教卫道者自誉、双手沾满太平军将士鲜血的所谓晚清“中兴名臣”竟然与为官清正廉洁、为人疏宕洒脱的大才子郑板桥一样,特别赞赏“糊涂”。  相似文献   
56.
曾国藩,晚清名臣。挽大清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他的魄力无人质疑。而作为大清之柱石的他,也因此备受重视,仕途顺畅,一路高升。他的成功,固然来自于谋略过人,并且不断地完善自我。而能够一路平步青云,在种种危机中能够从容脱身,化险为夷,平安度过一生,最主要的是他处世有道,从容长行,亦能翩然转身,在官场游刃有余。而一个人,只有才华,不会处世,那是不行的。而作为成功范例的曾国藩,正是两方面结合的典范。作为一介儒生,他没有靠山,也不拉关系。凭借自身刻苦勤  相似文献   
57.
从形象渲染、语言锤炼、环境氛围、战争场面等四个方面浅探《曾国藩》在小说艺术方面的缺陷。从中悟出历史小说固然要在文化色彩、思想深度方面超越前人,做出开拓,但绝不可偏废“小说”这一艺术形式,应该做到两者结合。  相似文献   
58.
时贤把曾国藩列为中国近代的重要哲学家[1] ,判定他为哲学家虽有轻率之嫌,但曾氏思想中所蕴含的辩证观却是鲜活而丰富的,其“德治”思想亦折射出辩证的光芒!  一、曾国藩“德治”思想中的全面观曾国藩继承了中国古代“德治”思想的精华,而且根据时势需要,把“德治”方略拓展到军事、外交等领域,使“德治”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生活各方面,从而具有更广泛、更全面的意义。1.主张把国际关系建立在互相尊重和忠信笃敬的基础上。在清廷看来,中国是天朝上国,与其他各国不是平等的主体。因此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执政当局在皇帝能不能及如何会见外国使…  相似文献   
59.
朱红 《学理论》2013,(17):378-379
曾国藩,作为晚清三大中兴之臣,他的修身思想对当时和后代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大学生作为当代青年中的佼佼者,他们素质的好坏直接体现了高校教育工作的效果,更关系着国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0.
宗承灏 《人民论坛》2012,(10):78-80
·奏折·湘军·私天下晚清湘军是如何崛起的?曾国藩起了什么作用?为何他在写奏折的时候,都要再抄写一份寄给湖南的故交旧友?本期读史,通过破译曾国藩的权力密码,为您解读晚清官场的"政缘效应"与"地缘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