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3篇
法律   32篇
中国共产党   1篇
中国政治   9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10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随着2016年各省级"两会"的召开,我们可以从各省级法院的工作报告中看到刑事诉讼的基本情况,也看到与无罪判决相关的惊人数字。比如,河北省2015年判决有罪人数5.57万人,无罪人数99人,无罪判决率0.18%;广东省判决有罪人数12.87万人,无罪人数81人,无罪判决率0.06%;福建省判决有罪人数6.15万人,无罪人数30人,无罪判决率0.04%;等等。如果把各省的数值平均来看,  相似文献   
12.
13.
冤错案件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司法工作人员"有罪推定"的错误理念、实践中公检法三机关权利制衡的缺失,以及政治上的维稳思维和法律工具化等原因造成。严格审查证据材料,确保证据的有效性,核实案件疑点和证据链条的完整性,同时强化对侦查活动的监督,严肃查处非法行为,是避免冤错案件发生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频现于媒体的刑事冤错案件,屡屡冲击着公民对法律的信仰,不断挑战着人们对司法的信任。冤错案件的发生是司法运作规律发生异变的直接体现,其不仅损害了司法权威和司法信仰,也阻碍了法治建设进程。应当理性认识我国近期频发纠正的冤错案件,在肯定司法机关纠错勇气与胆识的同时,更要分析冤错案件的形成原因,探寻冤错案件的防范机制。  相似文献   
15.
自1988年即被要求坚决制止的游街示众行为,于2014年10月在湖南岳阳华容县又重演,"囚车游行"、千人围观,为法治蒙上了一层阴暗。 对于公捕公判的反法治本质,说其为"有罪推定"思维下的羞辱刑并不为过,震慑犯罪的效果远不及破坏法治的危害。而且,这种方式所强化的执法心理是:社会的安全稳定是建立在运动式执法、威慑式执法之上,而不是立基于常态化、法治化的执法轨道。  相似文献   
16.
全国人大第四次套议对1979年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修正以来,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无罪推定原则作为刑事诉讼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我国得以确定,对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维护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可否认的是我国所规定的无罪推定原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该原则还存在一定差距,如没有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享有沉默权等.导致了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利用法律的漏洞规避法律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规范和统一无罪推定原则、设正非法证据排除原则.从正法上明确非法证据无效,是非常必要并具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法律真实不等同于案件事实,这就使疑罪的产生不可避免。古代社会的疑罪浓缩了传统司法的典型特征。疑罪是有罪推定原则的产物,疑罪的认定与以口供为主的证据裁判规则密切相关,疑罪的审理程序体现了司法的集权性,疑罪的处置遵循慎刑价值。传统的刑事诉讼的目的在于维护统治秩序,而疑罪制度是实现这一目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2015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接受专访时表示,去除"犯罪化标签"体现了我国司法的文明进步。近年来,无论是学界还是司法实务界都发出去除"犯罪化标签"的声音。《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确定了"无罪推定"原则。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立  相似文献   
19.
庞忠云 《政法学刊》2005,22(3):57-58
当前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在我国被公认为是反腐败的有力武器,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该罪名适用所面临的一些尴尬也日益凸现出来,例如举证责任、有罪推定、法律规避以及惩罚犯罪的效果等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广义的有罪推定,从涉及的文化场域划分,可划分为宗教意义、伦理意义、法律意义和日常观念上的有罪推定.在历史上,它们之间互相影响,甚至混合,并且在功能上具有正、负的二元性,在特定的法律文化中,甚至具有多元性功能.对有罪推定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其残余形式的源流,也为理解和贯彻无罪推定原则提供了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