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0篇
  免费   5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8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892篇
中国共产党   314篇
中国政治   724篇
政治理论   191篇
综合类   598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0篇
  2021年   62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57篇
  2013年   215篇
  2012年   198篇
  2011年   234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219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55篇
  2006年   142篇
  2005年   117篇
  2004年   115篇
  2003年   94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后合同义务与合同给付义务、约定义务、先合同义务有着显著的不同。后合同义务包括通知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照顾义务、不得同业竞争等类型。违反后合同义务的法律责任称之为后合同责任,是不同于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一种独立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22.
试论公共产品的特征、类型及其提供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以及“搭便车”现象的存在,导致了公共产品供给的难题。根据公共产品的不同类型,必须有区别地提供公共产品,包括政府在内的多中心安排,如政府与私人企业、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NPO)等共同供给才能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从而增进人们的福利。  相似文献   
23.
民主选举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体现和保障,现实中破坏选举的行为层出不穷。而破坏选举罪适用范围上过于狭窄,致使不少严重危害行为置于刑法的射程之外。因此,应将破坏选举罪适用范围扩展到相当范围的政治性选举活动,具体到我国,应包涵基层群众自治组织选举、中国共产党党内选举、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选举、各级人大代表法律议案表决活动等国家政治生活中重要的选举。  相似文献   
24.
国际司法判决书中少数意见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并且在实践中已经有了体现.通过三个部分对少数意见作以初步探讨,结合学者们的理论以及国际司法实践介绍了少数意见的含义、出现原因、性质、公开方式以及它的理论分类,并对少数意见进行价值分析.  相似文献   
25.
由嵘 《中外法学》1994,(5):29-35
<正> 法类型的划分是我国法学,特别是法学基础理论和法制史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法的类型不同于法的分类,它是对所有法律体系从宏观上进行概括和归类,是比法的分类更为抽象的对法的划分。我国法学在传统上是根据所有制和政权性质把法划分为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四种类型,法制史学也按与这四种类型划分大体相当的历史时期来架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26.
诱问包括明诱、暗诱和借用辅助手段诱。它具体表现为讯问人员在讯问中运用各种合法而有效的讯问技巧来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口供,是一种科学的讯问方法。  相似文献   
27.
中国服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体分为先秦服饰、秦汉服饰、隋唐服饰、明清服饰以及民国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这样几个重要阶段 ,并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文化性。  相似文献   
28.
赵可 《中外法学》1983,(5):45-48,52
<正> 从总的发展趋势来看,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一段时期,西德青少年犯罪率大大提高,到1954~1955年犯罪率暂时降低,但之后青少年犯罪越来越严重,因而犯罪学家乌尔金斯说过,现代的西德青少年是"犯罪的一代"。这个论题已载入西德的专门交献中。  相似文献   
29.
透视"城中村"--我研究"村落终结"的方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培林 《思想战线》2004,30(1):21-26
"城中村"是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独特现象,村落终结具有与农民终结不同的特殊机制。[1]村落终结不仅仅是非农化和工业化的问题,甚至也不是变更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问题,而是最终要伴随产权的重新界定和社会关系网络的重组。在村落研究方法方面,传统村落研究中使用"文本概括法"和"文学概括法"来处理个案调查的访谈资料,当代学者试图提炼出某种村落研究的理想类型或象限图式,但这些方法都存在着局限性。因此,需要另辟蹊径,建立一种关于中国村落终结的具有普遍解释力和更广泛对话能力的理想类型。  相似文献   
30.
丽江纳西族妇女的衣着,不仅具有美观、保暖的实用功能,而且还具有适应生产劳动的特殊功能,以披星戴月为标志的纳西族妇女服饰,充分体现了纳西族妇女的朴实与勤劳。一般纳西族妇女所穿的右衽齐膝长褂与旗袍相似,但下摆和腰身都比较宽松。长褂多为蓝色或其他深色布缝制。宽袖,袖长至手腕与肘关节之一半处。袖口镶一道5厘米左右的边。长褂外着黑色、深蓝色或紫红色的坎肩,右衽、无领。坎肩一般用毛呢、氆氇、帖匹(一种当地产的细密的毛织品),再加衬里。腰系百褶围裙,背披一块长约50厘米的洁白绵羊皮。羊披上方缝有一块长方形的黑色毛呢披肩做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