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9篇
中国共产党   11篇
中国政治   18篇
政治理论   7篇
综合类   15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本原性阐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共产主义作了最初阐述。这一阐述内含的意蕴在于,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与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本文从马克思的阐述是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为前提、与对当时空想共产主义的批评相联系、以理解了“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及其所彰显的方法论特点等方面,对这一意蕴作了论证。  相似文献   
32.
建设“法治浙江”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及主要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月25日至26日召开的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听取并讨论习近平同志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法治浙江”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次全会阐明了建设“法治浙江”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建设“法治浙江”的总体要求、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十一五”时期要突出抓好的几项工作。习近平在代表省委常委会所作的报告中,对建设“法治浙江”的重要意义作了具体阐述。他指出,省委提出并推进“法治浙江”建设,是根据中央的决策部署,对浙江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建设“法治浙江”与十六大以来省委作出的…  相似文献   
33.
汶川这场突如其来的地震灾难,刺痛了中国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也让一个民族心灵深处最本原的善根与仁爱全都展示了出来。在巨大的灾难面前,语言是那么的无力,在抗震救灾中,我们体会了什么叫万众一心。我们的一心就是用无疆的大爱拯救生命。  相似文献   
34.
民族问题是一个敏感而重要的问题,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难免会造成各种矛盾,甚至会破坏一个国家的稳定。中国是一个民族多元的国家,民族问题势必在中国长期存在,解决民族问题自然也就成为不同历史时期各种类型的政权关注的课题。新民主主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工农民  相似文献   
35.
任何一个民族的生存都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可以说一个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如何适应环境的历史。一个民族既然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生产和生活,那么其全部的生产活动以及部分与生产或维持生活有关的行为规则,就可以看作是直接或间接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手段。但是与其它动物不同的是,人不是用改变自己机体或行为的办法去消极地适应环境,而是用改造环境的方法去主动的适应环境。在这一长期过程中,一个民族在与环境以及人们之间互动中逐渐生成了适应环境,求得生存和发展的行为规则——民族习惯法。因而民族习惯法是在生产与生活中自发形成的,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累积的经验的总结,而不是有目的的、理智的创造物。贵州少数民族习惯法的生成有其特定的生态本原。  相似文献   
36.
<管子>认为,世界万物和生命都起源于水,没有水也就没有万物和生命的产生和存在.<管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本原的论断.既然水是宇宙万物之本原,那么人类社会的文化也起源于水,没有水也就没有文化的产生.相应地,<管子>赋予水以道德、民俗、政治、宗教等一系列社会属性,使自然之水变为文化之水.<管子>不仅从哲学和文化学的角度论证水,而且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水,从技术的角度讨论水的利用,以服务于国计民生,这正是<管子>的高超与可贵之处.  相似文献   
37.
十八世纪中叶英国著名哲学家、历史学家和经济学家大卫&#183;休谟(David Hume)作过一个关于人类的简短论断:“一切人类努力的伟大目标在于获得幸福。”的确,人类有史以来,无论生命个体还是生命群体,所有劳碌奔忙的底蕴,似乎都难以离开“幸福”两字,这也是人之为人——以有自觉的理性意识,不断寻觅生存优化——区别于其他生命的特质之一,谁叫我们是人类呢?不追求幸福,人活着干什么?  相似文献   
38.
世界无本原可言,指世界在哲学意义上无本原可言。世界本原是指在世界寻找一个最为根本的"物"作为整个世界产生发展归复的始基,而这个"物"本身是不可能存在的。世界本来就是这样存在着的。世界本原非哲学基本命题,恩格斯讲的本原,指的是思维和存在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  相似文献   
39.
张晓云 《前沿》2013,(8):10-11
社会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现了诸多问题,经济飞速发展而国民幸福感却在下降的事实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建设"幸福中国"是整个中国社会的共同愿望。道家哲学返归人生存的本原与本根,从人性与人道的层面去彰显人的生命价值,启示人存在的意义。"法天贵真""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思想为建设"幸福中国"提供了哲学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40.
去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60周年。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自从近代以来屡遭外国入侵的中国人民意义重大。它不仅是近代中国抵抗外国侵略战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而且从此改变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回顾历史,抗日战争之所以取得胜利,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杰出组织是分不开的,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以爱国主义的基础的中华民族凝聚力。一、以爱国主义为基础的民族凝聚力唤起了中华民族的抗战民族意识何谓民族?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